三月末感言,看一眼呀
/>   他身为一个实习生却总是顶在第一线,有时候哪怕知道自己出手是违规的,也会因为想要救人一命任性行之。

  他第一次违规操作,凭借自己的眼力做了第一例无视野胃镜的时候,朱教授私下里训他。

  他认错。

  但是当被问到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怎么做的时候,他回答的是,“人命关天”。

  其实骨子里,他还是敢的。

  这是第一阶段的张天阳。

  “人间百态万事哀”

  第二阶段的张天阳,在临床上呆的时间越久,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越多。

  那些令人欢喜的,那些让人哀叹的,那些引人愤怒的,甚至还有无奈叹息哭笑不得的。

  他遇到过给自己塞巧克力的肾内科女孩,他看到过辗转五年以至于麻木的感染内科的疑难病例,他也经历过无力挽救的死亡。

  他怼过红衣女人,也遇到过疯狂的记者,最后还结识了知恩图报的金多多。

  皮肤科门诊,他看到了许多甚至让他觉得“好笑”的事情。

  看的越多,就越是唏嘘,也越是习惯。

  他依然会因为这些人这些事情而感同身受,但是那股子最开始的蛮横的冲劲渐渐的没有那么凌厉了。

  这是每一个医生成长历程里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总觉得,给自己看病的医生们都很冷漠,其实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见的太多了。

  每天都见证无数悲欢离合,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多愁善感,因为一旦他们忙着多愁善感了,就没心情帮你治病了。

  所以,遇到看上去“冷漠”的医生,不要着急抱怨,这恰好说明他们经验丰富。

  毕竟,不管是任何行业,只有“新手”才会因为一丁点事情大呼小叫。

  第三个阶段,“层云渐起遮望远”。

  其实这些阶段都不是那种非常生硬的换地图一样的阶段改变,心态的改变一直都是潜移默化的。

  第三个阶段的伏笔其实从最开始就有体现。

  新生儿科师姐全权接手了医患沟通,不让两个实习生插手。

  肾内科自家病人岌岌可危,却依旧质疑医院的红衣女人。

  感染内科那个跳脱的记者。

  这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