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想法是好的,可惜
以让步,大概也是不想将朝廷的所有精力都消耗在皇考问题上面。

  这事情走到这一步,也算是各得其所,应该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至于将来,嘉靖肯定是不甘心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藩王,肯定要给他上皇帝尊号的。不过,到那个时候,嘉靖的皇权已经巩固,也由不着孙淡来操心。

  但现在说这些实在太早,也有苦苦相逼的嫌疑。以大臣们的强硬,只怕他们未必肯答应。

  看来,这个黄锦是想从自己这里分功劳啊。

  孙淡在大礼议一事上一直都抱着打酱油的态度,倒不介意别人来分功,将来无论发生什么,自己头上的压力也小了许多。可是,若换成黄锦,孙淡却大大地不高兴。

  孙淡突然轻笑一声:“这事怕不好办吧?”

  黄锦哼了一声:“怎么不好办了,我看既然杨廷和能够退一步就能退两步,如今既然他答应上一个献字,再加上一个皇字又如何?”

  皇帝也突然激动起来:“对对对,首辅既然已经退了一步,这说明他对皇家还有基本的尊重和敬畏。朕让他再退一步又怎么样呢?”

  黄锦接着谄媚一笑:“陛下所言甚是,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这开价嘛总是要高一点的。实在不行,再严加训斥一番,就像那湖北乡下的水牛,只要不走,一鞭子过去,无论如何,总得要走上几步的。即便走走停停,可总归在向前面挪着。”

  “黄伴,你也是堂堂司礼监掌印太监,说话不要这么粗俗。”皇帝本想板着脸说话,可最后还是忍不住扑哧一笑:“首辅大人可不是水牛。”

  黄锦:“怎么就不是,首辅根本就是一头犟牛,讨厌得紧。”

  君臣二人同时笑了起来。

  照现在他们的表情看来,在黄锦的挑唆下,皇帝好象对更进一步逼迫杨廷和有极大的信心。

  可孙淡却不以为然,黄锦抵掌司礼监的时间也太长了,遇到内阁的呈上来的折子有临机处断的权利,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直接就批两个字“不准”,时间长了,只怕连他也产生了错觉,觉得内阁和六部都不过是摆设。所谓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却不知道,朝臣们是读书人和士大夫的代表,代表着天下舆论的走向,端的上厉害得紧。

  连皇帝都拿他们没辙,你黄锦说要逼他们让步就让步呀,未免太天真了些?

  孙淡不得不在皇帝头上浇上一盆凉水:“陛下,只怕大臣们不会答应这件事的。”

  皇帝心中一凉,这才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