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需要证据
�就看你怎么做。对了,若做事有不方便之处,可找水捕头他们从旁协助,我会吩咐下去的。”

  张知县的话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孙淡又不是笨蛋,如何听不明白。

  张端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孙淡去找一个物证,再找一个人证,只要有这两样东西,这件案子就可以判了。

  孙淡心中一喜,又一施礼:“学生这就去办。”

  “等等。”张知县让孙淡在大堂里又坐了片刻,便从内室去了二十两银子出来递到孙淡手中,温言道:“静远你马上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了,京城虽好,居之却大不易。为师本是浙江大族,家中颇有资产。这二十两银子就当是为师给你饯行吧,好好读书,别给我丢脸。”

  孙淡忙道:“多谢恩师,学生定不负先生期望。”

  从张知县那里告辞出来,孙淡想了想。

  这事张端说得在理,要想从万屠夫手中把那间店铺拿回来,还得走一道程序,就是把这件事情做成一桩民事纠纷的案子。要有苦主,要有被告,要有状子,也要有证据。

  证据这种东西是必要,刚张知县的话都递到自己耳边了:只要有一个人证,再有一个物证。也不管这个证据是否经得起推敲,他就会给孙淡一个满意的结果。

  且不说孙淡和张端的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就算换成另外一个人做这个知县,也会如此判决。毕竟,在一个读过圣贤书,明白做人道理的读书人和一个粗鲁不文的小商人之间,任何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这也是古代社会的人治和现代社会法治的区别,在科学不发达且缺少必要的鉴证手段的明朝,地方官判案,尤其是这种民事纠纷,很多时候都是从道德和社会影响面上做出必要的抉择。

  物证这种东西不好弄,也没办法弄。不过,人证倒好办。

  当初王屠夫不是找地保和媒人来做他的人证,才顺利把孙家店铺夺了过去的吗?

  看来这事的突破口当在这两人身上,只要找到这两人,让他们反口说当初是被万屠夫哄骗,或者得了他的好处,这才一口咬顶孙淡父亲以店铺做聘礼,就能让孙淡顺利拿回那间店铺。

  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地保虽然不是官身,可也是帮助政府维持地方的管理人员。按照现代社会的说法,属于事业单位外聘人员,若对他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只怕张知县面子上也不好看。

  那么,只能从那个媒人身上打开缺口了。

  媒人、龟公、衙役、仵作、婊子在封建社会是下九流的中的下九流,只需要稍微逼她一下,就能让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