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危机
�支应京师、济南、邹平三处宅子的开销,又要养孙家上下千余口人,单靠这点钱,已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对啊,正因为家里如此窘迫,我才想到去礼部任职,看能不能替我孙家分忧。”孙松年还是不肯放弃:“鹤年你口手头没钱,其实,我比谁都清楚,你刚得了五万两外快。做兄长的从你手头分一点都不肯?”

  孙鹤年吓了一跳,面色大变:“兄长说话小声点,隔墙有耳,仔细被有心人偷听了。”

  “呵呵,你果然得了五万两银子。”孙松年得意地笑了起来。

  “我这不也是为我们孙家吗?”孙鹤年苦笑,又道:“那笔钱暂时还不能动,要再等等。等上一年半载,若真没事,才可动用。”

  “一年半载,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孙松年不住口:“鹤年你也是,一个户部主事,五万两白银的外快,吞了就吞了,怕什么呀?”

  孙鹤年面带忧色:“这笔钱还真不好收,老实说,到手之后,我也是如鲠在喉,吞不下,也吐不出,难受得紧。”

  见兄长一脸地不解,孙鹤年才缓缓出这笔钱的来由。

  原来,天子近年来连连用兵,糜费浩大,国库空得可以跑马。为了筹钱,内阁阁老们和户部的官员也都是焦头烂额,被皇帝逼得快要跳井。

  如果不尽快想出办法,不但大家都交不了差,一细查起来,整个以杨廷和为核心的文官集团也有崩溃的危险。

  要想解决这一财政危机,说穿了不过是“开源节流”四字。

  节流一事,杨首辅已经做得很好了,也削减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改善目前这种恶劣的财政状态。

  那么,只能将做在开源上面。

  内阁的阁老们想了想,琢磨了半天,只能在各地隐瞒不报的田赋上做。

  一般来说,百姓为了逃税,大多将地产依托在有免税特权的人名下。比如各地藩王,有功名的人,地方豪门……

  阁老们也不敢冒着得罪天下人的危险把这事弄大,只小范围地搞了一下,就筹集到一笔足够让天子在江南胡闹的款子。

  这其中,负责湖广税务的孙鹤年出力甚多,也深得杨首辅赞扬。

  如今,江南那边因为战争打得一塌糊涂,湖广的财源对朝廷非常重要。

  可那地方因为太富庶了,封建的藩王也是多如牛毛:安陆王、楚王、惠王、桂王、吉王、兴献王……这些人都不好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