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九针渡命
�阳战事持续了三个月一番血拼之后没占到便宜地大许与大唐两方的攻势渐渐缓了下来。攻击节奏变慢而且以佯攻居多。

  襄阳府每天还是有那么多人进进出出但这时候朱浩已经不在此地战事已经完完全全的交给宋缺指挥。

  “我们需要一场大胜仗来打击宇文化及的声威以策应并肩王的行动。”接替了朱浩总指挥位置的宋缺以他淡然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诸位隋室高级将领。并不凌厉却让他们全部打起精神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想必镇南王已经有了计划我们但凭差遣!”王伯当开口说道。

  “有关军事之时请称我大帅!”宋缺淡淡的扫了他一眼将众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李靖、徐世绩、王伯当、罗士信、秦叔宝等人对朱浩地指挥自然是心服口服。又加上他们大多生的较晚还比较年轻并不太了解宋缺的本领。唯有李靖从自己的叔父、隋朝开国大江韩擒虎那里有些耳闻对这位大隋眼中如骨鲠在喉的对手自然是敬佩有加的。

  “不知宋帅有何吩咐?”坐在右的李靖拱手道。

  宋缺沉声道:“一个优秀的将领先应该学会在各种各样地情况下达成自己的目标。我们这一次的战略目标是重创大许之兵力并让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部队到襄阳战场上来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说出来。群策群力。也是制胜关键。”

  这是朱浩在召开军事会议时的习惯就是说出一个战略目标让手下去讨论怎样去达成。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团结合作地习惯。一个人的计划难免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疏漏。

  “如今唐与许两国攻势疲敝守城并不用现在这么多的军士。***宋帅给某一支兵。某可以乘夜出城夜袭他们!”

  “他们攻势放缓极可能加强了防备。这是虚招贸然偷袭反可能马失前蹄!”

  “迂回包抄先断了他们的粮道!”

  “此法一两次可能成功但许国的粮草都从潼关出来沿途必有重兵把守。孤军深入得不偿失。”

  “佯装偷营。先令他们精神疲惫。然后声东击西先以数股轻骑调开他们的大营地部分防守。而后以神火兵与重骑兵冲营。定可叫他们损伤惨重!”

  “此法有可行之处但对方还有为数不少地西突厥精兵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天生的斥候。疲劳战术一两次可用但等他们派出突厥探子能再袭扰地可能就不大了。”

  诸位降临踊跃言不过每一个都被宋缺给泼了冷水。他几乎不用思考一听下面众人苦心想出来的方法就能找出合适而极可能符合事实的理由将之驳回。这已经不是急智与口才所能办到的而是军事素养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