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野百合也有春天
人,让围观的群众有些不明所以,这是在卖艺?不禁勾起了观众好奇和期待了,他们赶紧呼朋唤友,向这边开始集结而来。

  低音大提琴拉出的低音浑厚而有弹性、扬琴敲击出的声音清脆而动听,两者相得益彰开了个好头,接着年轻人手中的二胡缓缓拉了起来,传来一段绵长悠扬的旋律,三人齐奏配合无间、浑然天成。

  “是《彩云追月》”场中有个小女生不由低声惊呼了起来。

  “妖,还用你讲,聋的都能听得出来”站旁边的一个中年油腻大叔,一脸白痴地看着她。

  这首广东经典民乐《彩云追月》,采用五声音阶写成,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耳熟能详,自不必多说了。

  人群的外围处,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年人正在散步着,听到场中的音乐,转过头对儿子说了两句,儿子便把他推到了中央区的位置,在观众的疑惑眼光下,老人从袋子的后面掏出了一支竹笛,附和旋律的节奏,加入了演奏的队伍中。

  忽然又有一个行色匆忙拖着行李箱的男子走进来,脸上满是迷惘看周围一圈的观众,观众们都以为他是误闯了进来,他反而卷了卷衬衣的袖子,从行李箱中拿出一把琵琶,挨着年轻人的长凳坐着,也加入了弹奏的队伍中。

  此时,本来拿着警棍在维护现场治安穿着一身制服的保安,突然越众而出,向他们表演的区域走去,本来观众以为他是去制止或驱赶的,谁知他走到几人面前,然后有节奏地挥舞了起来,居然拿着警棍充当了指挥棒,做起了演奏指挥。

  场中几人弦管合鸣,悠然自得,从容不迫,将第一段曲子演奏表现的非常深邃、幽静,群众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投入的表演,这种有别于传统民乐演奏方式,给予观众新鲜感,极尽视听之娱,观众们不由啧啧称奇。

  不过第二段还没开始,不断陆续有新丁加入演奏的队伍,有人拿着二胡、有人拿着竹笛、还有人拿着阮和木鱼、吊钹,观众看着身边一个又一个加入进去人,不禁令那么真正的吃瓜群众惊呆了,这身边究竟还潜伏着多少卧底啊?

  第二部分开始,随着加入的人数渐多,整个现场的音乐变得多元浑厚起来了,传播的穿透力更强了,被音乐吸引闻声而来的人陡增,只见楼上围满一层一层的人群。

  有了琵琶、扬琴、阮弹拨出轻盈的衬腔,更是如鱼得水、节奏一张一弛,自由发展,浑然天成,使音乐在平和中透露出不动声色的活力。而其中间掺杂了木鱼、吊钹的敲击,更是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三段应该是最为有趣的,不同乐器间如同一唱一和的应答式对话,仿佛是云与月的嬉戏般,忽上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