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巧之又巧!
王康宁挺大一个乡长,但这会儿他手里连一亩地都凑不出来,只剩几畦菜园子了。
“我准备在咱们这边建一个养牛场。”吴骏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牛场用地还得王乡长给批一下。”
王康宁听到吴骏的话后眼前一亮:“开养牛场?这是好事儿啊!不知道吴总准备办多大规模的牛场?”
王康宁巴不得吴骏在北齐乡开上他十家八家的企业呢。
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有企业就代表着有工作岗位,有税收,有政绩,一举多得。
吴骏实话实说道:“初步计划是2000头牛左右。”
“2000头!”王康宁听到吴骏报出的规模后一脸欣喜,突然道,“我知道了吴总,一定是小管给你透露的消息吧?”
“啊??王乡长您是说管干事?”吴骏一脸懵圈地看着王康宁。
王乡长这个弯拐的太急了,吴骏有点儿没反应过来。
吴广强也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康宁,不理解他的意思。
开牛场怎么还跟管干事扯上关系了?
“嗯?不是管干事跟吴总说的吗?”王康宁一脸疑惑道,“前天去县里开会,上边刚下来的政策,咱们北齐乡现在养牛开始给补贴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吴骏不禁摇头笑笑。
这事儿确实有点儿巧。
乡里刚开始补贴养牛,自己就打算养牛,难怪王乡长会产生这种误会。
至于国家为什么补贴养牛,其实也不难想明白。
以前农民都会养殖耕牛,等耕牛老了干不动活了就会被卖掉,这也是肉牛的一种供应渠道。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耕牛基本上已经全都被淘汰掉了,农民养牛的规模大大减少。
往前数十年,小吴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
有的村民家里人多,地多,农活也多,家里甚至会养两头牛倒班。
那些年月,小吴庄各条大街小巷里最多的就是牛粪。
晚上出门不瞪大眼,绝对会踩地雷。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往后,村里的牛越少。
时至今日,曾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耕牛,已经在小吴庄绝迹了。
就算把小吴庄周边十里八村全部搜刮一遍也搜不出十头牛了。
“我准备在咱们这边建一个养牛场。”吴骏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开门见山道,“牛场用地还得王乡长给批一下。”
王康宁听到吴骏的话后眼前一亮:“开养牛场?这是好事儿啊!不知道吴总准备办多大规模的牛场?”
王康宁巴不得吴骏在北齐乡开上他十家八家的企业呢。
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有企业就代表着有工作岗位,有税收,有政绩,一举多得。
吴骏实话实说道:“初步计划是2000头牛左右。”
“2000头!”王康宁听到吴骏报出的规模后一脸欣喜,突然道,“我知道了吴总,一定是小管给你透露的消息吧?”
“啊??王乡长您是说管干事?”吴骏一脸懵圈地看着王康宁。
王乡长这个弯拐的太急了,吴骏有点儿没反应过来。
吴广强也一脸疑惑地看着王康宁,不理解他的意思。
开牛场怎么还跟管干事扯上关系了?
“嗯?不是管干事跟吴总说的吗?”王康宁一脸疑惑道,“前天去县里开会,上边刚下来的政策,咱们北齐乡现在养牛开始给补贴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吴骏不禁摇头笑笑。
这事儿确实有点儿巧。
乡里刚开始补贴养牛,自己就打算养牛,难怪王乡长会产生这种误会。
至于国家为什么补贴养牛,其实也不难想明白。
以前农民都会养殖耕牛,等耕牛老了干不动活了就会被卖掉,这也是肉牛的一种供应渠道。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耕牛基本上已经全都被淘汰掉了,农民养牛的规模大大减少。
往前数十年,小吴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
有的村民家里人多,地多,农活也多,家里甚至会养两头牛倒班。
那些年月,小吴庄各条大街小巷里最多的就是牛粪。
晚上出门不瞪大眼,绝对会踩地雷。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往后,村里的牛越少。
时至今日,曾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耕牛,已经在小吴庄绝迹了。
就算把小吴庄周边十里八村全部搜刮一遍也搜不出十头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