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做梦就做大一点
�“夜莺号”的船尾,也像是船坞登陆舰一样,打开了一道通海的舱门,里面驶出一条在90年代绝对算是颇具科幻感的小型线控潜水艇。

  别小看这条只有十几吨的电动潜水艇,这是顾鲲在黑克兰时,最后额外花钱添置的高级装备,花了好几十万美元呢。

  这小潜水艇带一条2公里的电缆,所以最远情况下可以行驶到直线距离母舰2公立远的地方。不过最大深潜只有1000米,这是抗压外壳决定的,不是电缆长度决定的。

  电缆有手臂那么粗,再加上外面的绝缘层和铠装,几乎相当于人的小腿了。正常情况下,潜艇电机的动力就全靠电缆输入。

  不过艇上也是有应急电池组的,能够撑15分钟。为的就是万一出现意外、电缆断裂或者出现供电故障,小艇还能在15分钟里,靠应急电力快速上浮到水面。安全性可谓是万无一失了。

  潜艇前方有两根机械臂,关节并不多,不能做什么精细操作,却足够对木质沉船的外壳破拆。

  艇尾还有一个可以开关舱门的平台,只有几立方米的容积,平时就是进水的。这个设计,原本的意图是用来收纳运输一些海底科考的发现物,不过到了顾鲲这儿嘛,就直接当运金银的搬运工了。

  顾鲲这辈子是第一次开这种玩意儿,不过他有前世的经验,上手还是很顺利的——

  上辈子重生前,这些有人驾驶的线控潜艇都已经被淘汰了,大洋国用的都已经是无人遥控的,就一个操作员坐在大船上,在屏幕上看着潜艇摄像头拍回来的画面,跟打游戏机一样操控。

  就那种高档货,他也捞过好几条,还上缴给有关部门换取过奖励。

  所以,能不轻车熟路么。

  而在大船上坐镇的高健雄,刚看顾鲲上潜艇的时候,还有点担心,不过看顾鲲回传的图像很稳,也松了口气。

  “老板真是厉害,天赋异禀啊,第一次开电动潜艇都能那么稳,老司机了。”

  顾鲲开着潜艇,很快潜到两三百米深的位置,然后在龙五等人的灯光指示下,用机械臂钻开了盖伦船的货舱外壁,然后让潜水员直接把一个个箱子搬到他潜艇的后舱里,他再快速上浮。

  这就是有潜艇和没潜艇时,在打捞效率上最大的差距——没有潜艇的时候,对作业速度最大的制约,就是潜水员上浮的速度。

  如前所述,潜水员在深海中,上浮太快是会血管内析出气泡,导致氧中毒而亡的。所以龙五他们第一次捞到东西浮上来的过程,花个足足六个小时。

  而有了潜艇,就没这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