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骗完卖家骗买家
�…

  顾鲲拿到马风做的行情调研之后,后续的决策就容易多了。

  他们就在早茶桌上聊了一上午,基本上把要进的货都定了下来。

  比如,之前那几家出口商向顾鲲推荐的、说义乌货很有价格竞争力的纺织品成衣类货色,经过二次比对之后,就被毙掉了。

  因为94年一月以来,华夏大部分面料都涨价了嘛,这种东西的民生周转周期太快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面料都涨价的,部分小众化纤就5个月来始终没涨,只不过不能用来做普通衣服。

  于是乎,顾鲲就从中挑出了一些诸如丝袜、雨伞、帐篷之类的细分品类,价格明显比南洋各国目前用的便宜太多,还价廉物美的,精准进货。

  除了纺织品这个大类之后,陆续又挑出一些塑料儿童玩具(比如盗板变形金刚)和青少年周边。这些之所以有竞争力,是因为94年华夏盗板横行,成本进一步压低,而兰方和大马本来这些领域都是买正版进口货的,差价巨大。

  最后还有一个占款巨大的大头,那就是电视机——94年华夏所有的大家电里面,就电视机处于最惨烈的价格战清场开始阶段。这一年蜀省的长虹挑起了全面价格战,想挤死一些同行,让活下来的活得好一点,总之是天赐其便。

  其他几项有竞争力的日用百货,便不一一赘述。

  七七八八一凑,很快就凑拢了进口货值百万的单子。

  一言以蔽之,顾鲲在决策过程中,丝毫没有掺杂个人好恶因素。

  他100%全听市场价格数据说话。

  去年出口就卖得好、有成本竞争力的,今年汇率下跌后还没涨价,那他就买。

  反之就不买。哪怕直觉告诉他这玩意儿可能有的赚,他也不买。

  这种理性的经商方式,着实让那几个龙套出口商大开眼界。

  他们第一次看到做生意丝毫没有个人感情、没有个人好恶、没有预设路径依赖的南洋商人。

  谈完了采购范围之后,顾鲲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这些范围内,除了彩电之外,其他各项我采购都要附加一个条件,我希望获得在兰方和马来西亚的独家代理权——也就是说,我采购过的华夏企业和品类,他们在一定期限内不可以再把同类产品卖给其他向兰方和马来出货的进口商。

  我觉得这个要求很合理,因为我看过,你们服务的这些生产商,此前都没有向兰方或者马来出口的成功先例,我是在帮你们打开市场。那么打开市场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