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咬牙切齿
�对此的解释是“他不希望提前导致恐慌性避嫌,导致索罗斯还没来,有可能被狙击的国家的人民就自乱阵脚”。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比如顾鲲要是在电视节目里呛声索罗斯,让他“别对马来令吉下手”。那么只要索罗斯不表态,哪怕他还没动手,说不定马来人自己就会信心动摇,拿着令吉去马来银行挤兑换美元了。

  所以这种提醒,一开始是不能说太明确的。而事后别人复盘,肯定能看出顾鲲的“良苦用心”,知道顾鲲是真的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奔走。

  相比之下,索罗斯原先一直是“闷声发大财”的姿态,因为这种人吃人不吐骨头,他要的就是钱,谁会特地去染恶名呢?

  所以,截止到97年11月初,其实只有上流社会知道索罗斯的详细履历。以泰国这种国家的文盲率,吃瓜群众一大半甚至都没听说过索罗斯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谁害了他们。

  顾鲲这样在泰国国家电视台上公开把矛盾挑明之后,索罗斯至少就不能继续悄咪咪地只发财不拉仇恨了。

  ……

  因为时差的关系,大洋彼岸的华尔街,索罗斯是11月5日才注意到行情的波动、并且知道有个叫顾鲲的家伙把问题公开挑明了、对着东南亚各国公开媒体,朝他喊话。

  当天一大早,他的女助理就拿着一份急件,匆匆跑进他办公室汇报:

  “老板,今天有相当于六亿美元本金的做空平仓单子,也加了至少五倍杠杆,撬动的资金,在三十亿美元以上。目前泰铢的累计跌幅,已经从57,收窄回54了。

  这还是对方暂时停止出货,没有把所有筹码抛完。因为当时他已经把市面上所有的新建空仓需求都扫完了,剩下的弹药,是准备我们再有人接盘,他才会平。”

  顾鲲当初投入的本金,只有4亿美元,不过这一波操作下来,如今顾鲲账面上的名义自有资金,已经翻到11~12亿美元了。加上5倍杠杆,顾鲲实际可以撬动55~60亿美元的游资。

  在索罗斯疯狂压低已经到了吃紧的关头,这点钱确实可以左右局势。

  “什么?这家伙为什么不继续闷声赚钱?是他对行情谷底的预判有错么?”

  直到这一刻,索罗斯还在幻想顾鲲只是眼光不够准。

  毕竟,之前小赚一笔就抽身的人也不少。香江那些小李小郑先生,乃至只赚了25的孔尚忠,都是典型的胆子不够大,判断问题。

  索罗斯觉得顾鲲跟他无冤无仇,而且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哪里能想到顾鲲是刻意跟他作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