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论
��上小学了,也就没再跟她玩过那个羞耻游戏了。

  更晚一些的时候,孩子们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所以说上学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能在学校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能认识我们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在没上学之前,我是没有“地球”这个概念的,我一直以为我们生活在跟奥特曼他们差不多的某个星云里面,或许是mxx星云……我的天呐,我快写不下去了,感觉自己小时候就是个羞耻的傻逼……

  因为脑子里面储存的科学知识很少,所以,孩子们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而且在7岁之前,小孩子的思维都是非常具象的,没有抽象思维,认识事物都是得有具体的物件他/她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所以你让他/她帮你去厨房拿一个红色的圆形的西红柿,就不要怪他/她拿着绿色的青菜给你,你得把西红柿拿到孩子面前,告诉孩子这个是红色的、圆形的,这个叫西红柿,你光口头再怎么描述,没有实物的东西,小孩子都没办法理解。

  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面包车是什么样的车,我一直以为是用面包做的车子,以至于上小学的时候,班同学问我见没见过面包车,我一直都说没见过……我当时还在想,谁会用面包做车子开?这咋开?

  年龄越大,知道的知识越多,泛灵观念的范围就会逐渐缩小。

  第二条,独特的自我,小的时候,应该是每个人都会觉得,啊,我好独特,像我这样特别的人,全宇宙应该就我一个,我太独特了,长大之后,肯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我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小时候的梦想不是当科学家的?

  这个“独特自我”的心理归根结底也还是认知不够全面的原因,等到自我认知随着年增长的,会慢慢消失,你会觉得像你这样的人简直太多了,自己一点都不特别,非要说特别,那就是特别普通好么……

  其实不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遗失了特别的自己,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打一出生,就是普通的一个,漫漫生命长河之中,谁都不会是特殊的那一个,生命和历史的洪流,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诞生或者逝去而停滞前进的脚步,没有人能够阻挡时间。

  非要说,生命的长河中有没有一个特别的人呢?

  我觉得可能是那个远古时期,从树上下来的大猩猩,他要是不从树上下来,我们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

  第三点,觉得自己能控制一切,这个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以自我为中心,现在我们评价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多数是说这个人很自私,小时候的以自我为中心,说的是什么呢?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