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疾病观+婴幼儿腹泻(上)
  我是一个容易感到乏味和枯燥的人,机械流水线一样的重复重复的工作,做起来总是头几天觉得有趣,后来便越发觉得乏味,譬如在大敷贴室捏这个理脾胃的中药穴位敷贴饼,小孩子们都叫它“黑坨坨”,中医上穴位敷贴算得上是一个特色技术了,中药做成泥巴状再捏成饼,放到治疗疾病的穴位上,药物经过皮毛肌腠渗透进入身体,具体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是中医最大的特色就是慢。(不是诋毁中医,中医却有奇效,就是疗程比较长,看中医得耐得住性子,很多西医治不来的疾病,中医有它独特的方法)

  我在大敷贴室跟泰国留学生一起搓这个敷贴饼,像是过年家家户户炸年货,时不时跑进来一个小朋友问我们在干什么,以为这个饼能吃……

  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他们能看见的东西都是玩具。

  经常早查房的时候,听诊器啦、压舌板啦、口袋里的医用棉签啦、医用胶带啦、记事本啦都被他们顺走,拿去当玩具玩了,对于小孩子来说,住院不像是住院,像是春游,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没有办法把生病和病因之间建立逻辑关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我们都知道着凉了是会感冒发烧的,着凉和感冒之间存在因果的逻辑关系,但是小朋友是没有这个逻辑观念的,他们认为生病就是惩罚。

  问他下次还贪凉偷吃冰棒吗?

  嗯,还吃。

  不怕再感冒吗?

  小朋友:???

  吃冰棒会感冒吗?

  这个就是小孩子对疾病的认识,他们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会生病,所以才会将你的叮嘱置若罔闻,因为在他看来,你说的道理,前后之间没有联系。

  还有,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是无法理解死亡的,不明白什么是死亡,以为死亡就是离开,然后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

  所以很多小朋友,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很害怕亲人离开自己的身边,尤其是每天都围绕在她身边的人,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认知观是,看见的东西就是存在的,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的,爸爸妈妈不在眼前,看不见了,就意味着爸爸妈妈不存在了,这个就是儿童的分离焦虑,3岁左右,我们的孩子刚刚要离开我们,去幼儿园适应校园的集体生活,最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小孩子最容易得的疾病就属呼吸系统疾病最多,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其次比较常见的就是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腹泻、手足口病(消化道、呼吸道都涉及)。

  前一段时间,医院附近的一家幼儿园有一个班大概有七八个的小朋友都腹泻了,如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