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千刀的医托(上)
  小孩子妈在旁边嚷嚷:“你们医院都是什么技术?打个针都打不上?”嗓门极其之大,炸得我耳膜都快破了,瞬间耳鸣了。

  不学医的人没有医学常识,对身体的各种反应总是无知的,这个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是知道很多了,太可怕了。

  本来休克状态下的血管就是塌陷的,就像是瘪掉了的皮水管,能看见,但是不好扎针,更何况他还在抽搐,就更不好进针了。

  家属还在旁边嚷嚷,咋咋呼呼的,影响我们抢救的心情,我说,你要是想你儿子好,你就别嚷嚷了,不然我们还得分心去照顾你的感受。

  抢救状态下没有哪个医务人员是不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脑子里的弦都是紧绷的,正常人遇上紧急状况只会慌张,但是人应激状态慌张是正常的,搞抢救的人脑子必须清醒,步骤要一步步来,判断要迅速……

  “扎了两针才扎进,你们医院都是什么水平?这个医院不行嘛!”孩子妈妈在一边抚摸着孩子的脑袋,“什么垃圾水准,要不是离这里最近,我们才不要来你们这家医院,跟省立医院差远了……”巴拉巴拉一大堆嫌弃的话,跟念咒语似的。

  谁都不喜欢拿热脸贴冷屁股,老师们抢救完就立马散开了,刚刚给小孩子扎针的老师有些生闷气,脱了罩在白大褂外面的毛衣径直走了出去,话都不想跟她说一句。

  上了镇静的药,没一会儿小孩子就不抽搐了,孩子比大人宽容,听到他妈妈还在抱怨数落医护人员,“哎呀……妈妈……你不要这样子说人家……”小男孩的声音很虚弱,他开口制止妈妈,他妈这才消停点。

  铁静西苑?我心里犯了嘀咕,铁静西苑不是个小区么?又不是医院哪儿来的老专家?或许是小区里的社区门诊呢?我心想,不对呀,我们医院在这个小区旁边,来来回回上下班,我没见着什么门诊啊……

  越想越奇怪,我产生了质疑,“老师,我去上个厕所。”我跟陆老师报备一下,转身从后面绕过厕所,绕回了挂号大厅,老太太和妇女已经不在挂号大厅里了,可能是我多虑了罢……

  我这么想着,穿过人群往急诊大厅走,哎?眼角瞟到楼外面的老太,她被妇女拉着往医院大门走去,离得远,但是我看老太手里也没有多出来什么东西,没开药,还是领着几袋子片子,是我想多了么?怎么感觉那个妇女有点像医托呢?

  我以前只是在别人的嘴里听说医托的手段,跟这个妇女的神情和感觉很神似,但这只是我的直觉和猜测,不敢妄下结论,“你在看什么?”高任峰推着平车出来等120送来的病人,见我站在玻璃墙边一直凝重地往外看,“铁静西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