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地位也没有,像机器上多余的零件,每天被人清点,却不被需要。

  “瞳孔对光多少?”老师问我。

  我扒开这个被120送进来五十上下的女性的眼皮,称呼她老妇人吧,我扒开她的眼皮,瞳孔笔从眼角扫过去,另一只眼同样操作:“右3、左1,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

  大家记住,两侧瞳孔不等大提示颅内有出血,很凶险,需要立即做处理。

  “开绿色通道,ct。”我接过检查单立马推着病人奔去ct室,病人在ct室内扫描,我在操作室里看,老师们让我去,是对我放心,我读ct片子还是读得比较准,诊断还是很准的。

  老妇人的片子,整个颅内散在的都是高密度(白色的)的亮块,记住,如果颅脑ct整个脑子,或者部分区域,都是白色的,白色的中间可以看到一些黑灰色的纹路,这样子的片子,提示病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

  你们可能不太清楚,说简单点,就是包裹你脑子、脊髓的一层薄薄的膜,包裹脑子和脊髓的膜有好几层,膜和膜之间的空间就叫做腔隙,蛛网膜下腔就是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腔隙。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脊髓)血管畸形破裂,简而言之,就是脑子的血管破了。

  回抢救室的路上,老妇人的儿子就慌忙地跟我描述他妈妈是怎么出现这种突然晕倒、意识不清、呕吐的情况。

  呕吐,如果说加上有意识上的问题,同时出现,那就提示可能是颅脑问题,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

  “晚上洗好澡了嘛,我就给我妈吹头发,吹着吹着她就突然这样,”儿子前后说了一大堆在我们看来是废话的话,洗澡后吹头发,这一点就是诊断的辅助点了。

  “可能是脑动脉瘤破裂,你做好心理准备。”我说道。

  他不相信,“怎么可能会是瘤呢?”

  “也有可能是血管畸形破裂,”我补充道。“严重吗?”他慌忙问,“很严重。”我说。

  在急诊,你会遇到两种人,一种是漠不关心病情的人,明明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他还认为没事,另一种就是屁大点事就感觉要死了。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的是上次,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因为屁股出血来急诊,家里人围着抢救室的平车一圈又一圈,反复责怪道:“我们都出血成这样了,你们医院就是这样对待病人的吗?”“让病人等着死吗?你们还在那里谈笑风生的?!”然后举起手机一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