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晚上的时候,有人给政委送来两只哼哼直叫的野猪崽,彭敬业人没来,说是去出什么特秘任务,不能说。

  等到第二天天一亮,柳建国就坐驴车赶往长河大队,在那待了一天,傍晚回来终于拉回三只家猪小崽子,准备试着养养。

  既然大队决定要养猪,那肯定要安排地方做猪圈,安排人去养猪。

  地方好选,政委说他那个小院跟柳建国家间挨着的几处棚子就不错,以前是放木材木料的,收拾出来当猪圈正合适。

  棚子旁边还有一间小小的青砖小屋,两边各搭一个泥坯土屋。到时候用稻草泥巴和上几堵墙,把屋子棚子圈起来,算是村里的养殖处了。

  既然有了地方,剩下的就是人员问题。

  养猪记的是全天的工分,跟下地干活同等,却比它清闲的多,有事时最多打个猪草煮猪食喂猪,再打扫下猪圈,没事时想去哪儿逛逛也不要紧,是个肥差。

  接下来几天,村里的养殖处被柳大监工改造,一天一个样。

  村民们看在眼里,开始一个个打听消息,不时往队长家凑,看能不能为自家争取到个名额。

  然而最后确定的人选却是柳二媳妇和江秋月。

  柳二媳妇,那是队长家的人,人家队长搞起来村里养殖处,为自家人占个名额理所应当。

  只是选上江知青又是怎么回事?

  这时政委出来说话了,说队长从长河大队换回的家猪崽是让柳二媳妇养的,而他手里有后山营子送来的两只野猪崽,江知青胆大心细,能担当重任。

  这下解释的众人没话说了,那回去后山营子拉粪回来后,大家伙都知道了江知青跟那里面的人关系不浅,身后更有解放军战士的撑腰,人家专门送来两头野猪交给她养也没啥。

  主要是野猪长的慢,吃啥都不长肉,胃口还大,不好养啊。

  家猪吃糠皮猪草都能长肥肉,野猪只长脾气很难长个儿。

  而且,家猪野猪还要分开养,不然家猪别想要了。

  于是养猪的事就这样定下了,家猪野猪崽分两栏养殖,柳二媳妇管一栏三只家猪,江秋月管另一栏两只野猪,各不碍各的事儿。

  柳建国还为此特地在村广场开了个宣讲会,跟大家伙保证年底能杀自家的年猪,再不用每年跑到公社拿粮食换了,粮食留着当救急口粮,年猪照样吃的到。

  底下的村民被他说的美好生活鼓动,巴掌拍的震天响,个个两眼冒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