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
  老大爷又问:“陈老爷子身体怎么样?听说前儿刚过了七十大寿,精神还好吧?”

  寒暄几句,毫不迟疑地开门放行。

  车缓缓往里开,路知意的视线停在大门口挂着的白色标志牌上,空气动力研究院。

  陈声轻车熟路开进去,显然对这异常熟悉。

  下了车,他带她往大楼里走,上了三楼,又东弯西拐,最终停在某扇门前。

  门是密码锁,他很解锁,推门让她进去。

  屋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模型,四周挂着无数图片,图下是密密麻麻的介绍。

  路知意走了几步,触目所及令她难以置信,脚下一顿,再也迈不动步子。

  陈声就在她身侧,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张图上画着世纪的猎人,手举弹弓,瞄准停在枝头的飞鸟。

  他说:“空气动力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对鸟类或者弹丸在飞行时的受力和力的作用方式的种种猜测。”

  往前一步,第二张图。

  “十七世纪后期,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第一个估算出物体在空气运动的阻力。”

  第三张图,众人所熟悉的牛顿肖像。

  “一七二六年,牛顿应用力学原理和演绎方法得出——”

  陈声说到一半,路知意毫不迟疑接了下去:“在空气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正比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和物体的特征面积以及空气的密度。”

  陈声笑了,“牛顿的发现,意义在于……”

  他停在那,等她说下去。

  路知意凝视着那副图,轻而易举说出答案:“它标志着空气动力学经典理论的开始。”

  偌大的室内陈列着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前因后果、细枝末节。

  陈声总是说话说半句,把剩下半句留给路知意。

  “二十世纪,航空事业蓬勃发展,对空气动力学起到的作用是——”

  “促进了空气动力学从流体力学发展出来,形成力学的一个新分支。”

  “1894年,英国的兰彻斯特首先提出——”

  “无限翼展机翼或翼型产生升力的环量理论,和有限翼展机翼产生升力的涡旋理论。”

  “然而他的想法在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