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 明确认知
要化神秘主义为世俗主义。

  专制时代就是这样的方便,作为开国之君,几乎犹如行走人间的神明,很多事情一言可兴,一言可除。

  这也是田信软禁先帝子孙,朝廷全面投降后发现的真相。

  失去先帝、朝廷的掣肘、制衡以后,他能做太多的事情……唯一需要顾虑的是客观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以及国民思想的承受能力。

  正因为无人可以掣肘,没有切实的力量、规矩进行约束;所以很容易大跨步做事,进而脱离实际,引发类似王莽的灾难。

  田信努力适应这种近乎无限的权力,以免在使用过程中迷失。

  保持清醒和自我约束,似乎才是今后最重要的事情;代汉、灭魏、扩展南洋,似乎都是次一级的目标。

  作为今后国家的心脏,他这里若失控,那再大的帝国,也如海滩上的沙雕城堡,会被浪潮淹没、侵蚀、坍塌一空。

  因此代汉、灭魏两件事情或许可以再拖一拖,表面上的汉室朝廷继续存在,能让他逐步适应这种专制、无限制的权力;而魏国的存在,能让他熟悉权力运用的规则。

  否则灭魏后,国家陷入长期休养,没有一个稳定的外敌……那很多基于战争需求的人事妥协也就无法在约束他,妥协本身就是一种规矩、礼仪。

  不需要妥协,也就无法学习、适应这种规矩。

  这种规矩总结下来就是一个礼,也是宪,是法,是程序、秩序,如同解答求知的方程式、公式。

  治理国家不能用发种种大宏愿的方式,应该套用各种公式。

  公式即是对自我的约束,也是对臣民的约束……凡是不符合公式的官吏、臣民,予以打击、更替即可。

  暂停代汉,是一个在田信心中盘桓很久的念头……所以年初时明明可以调整施工侧重点,将力量转移到宫殿方面,克田信没有,也忽视、压制了相关的提议。

  没有代表新朝气象的宫殿,就不方便代汉……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

  就像结婚,结婚就是成立新的家庭,城里人要买新房,农村人要建新房子……瞅着是要图一个新鲜的好兆头;其实购房、建房更是一种财力、诚意的象征。

  新的家庭想要在两边亲戚眼中站稳脚,新房子、装修、新车、婚礼等等与财力挂钩的事情,都是为了证明这个新家庭是值得信赖的,能靠得住的。

  如果财力充沛了一定地步,到了众所周知的地步,那么新婚家庭反而不需要进行证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