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为何而战?
,继续向东疾驰,一路上所见许多里闾燃起了大火,那是六国群盗撤退时所放。

  一些逃入山林河泽的本地黔首已归来,瘦骨嶙嶙的他们,只能眼中含泪,无助地看着家园燃烧,庐舍化作火海。

  有个瘦削的青年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一咬牙一跺脚,单膝跪在路边,请路过的秦军骑从带他走,他要追上群盗,为死难的家人报仇。

  但被杨喜拒绝,叫青年等待武忠侯大军,学着季婴都尉的话道:“北伐军需要每个能拿起矛,扛动盾的青壮。”

  又向前十余里后,一片丰饶的农田出现在眼前,微风吹拂,麦浪阵阵。

  一批与他们数量相当的车骑,也赫然出现在面前,他们正在劈砍一座小沟壑上的桥梁,放火焚毁道旁黄橙橙的粟麦,这是为了延缓秦军大部队的追击速度,并毁掉西河的粮食。

  “是六国群盗的断后斥候!”

  众人眼前一亮,苦追多时,他们终于逮到了敌人的尾巴,敌军大部队,只怕离此不远了。

  对面的六国群盗也发现了杨喜等人,立刻重新集中,开始列阵——立刻撤离才是明智选择,但这半年来每战必捷,楚军有些飘了。

  “抽刃!”

  杨喜大声命令五骑调头,去向骑兵都尉汇报情况,自己则带着剩余人结阵。

  他们亦无退却的余地,大军有大军的战斗,斥候也有斥候的交锋。

  半个月前,杨喜作为王离军中的斥候骑长,曾遇到过一群北伐军斥候,那时候,他却毫无战心,反而将降书包裹着石头,重重扔了过去。

  那时他的,失去了亮剑的勇气。

  记得刚投诚后,北伐军的军法官曾问过降卒们一句话。

  “汝等从胡亥之召,与北伐军为敌,可曾想过,自己为何而战?”

  当时,杨喜答不出来。

  他的祖辈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为了响应君父号召,报西河百年之耻,为了使诸侯不再卑秦,这是老秦人的骨气!

  他的父亲,也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为了始皇帝的梦想,为了军功爵而战!

  而他们这代人,成长在一统后,却连徭役田租都应付不过来,当服役再无利益可言,人们也渐渐失去了祖辈的战心。

  只因为官府的征召令,和逃役的严苛惩罚,被迫离开家园,踏上战场,军吏天天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