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农民的儿子
相当。
毕竟一个是八九月份才能见分晓的事,一个却是发生在眼皮底下,做不得假。
但有了后两件事做铺垫,减租之事,沙羡人已信了七八分。
黑夫在城楼处看着这一幕,面色有些悲伤。
“沙羡令还是不错的,虽然为官期间干了不少为虎作伥之事,但这几日为了活命,对我安排的事无不尽心尽力,就这样斩首,真是可惜了……”
但没办法,地方上的苛政推行已久,既然黑夫口口声声要“拨乱反正”,就必须有人出来顶了“乱政”的黑锅。
县令、尉、丞,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挑一个民愤最大的出来背锅,反正他们都是异地任官,早就被本地人恨透了。
这样,昔日淤积的民愤得以平息,剩下的两名长吏兔死狐悲,会更加恭谨,黑夫再任命一名军吏顶替缺一的位置,当地秩序也能维持。
杀一人而万民喜,则杀之!
“诛吏、减租、焚劵,这三件事,可以复制到江淮以南,甚至是全天下任何地方,都能屡试不爽!”
这就是黑夫用来争取民心的三板斧了。
虽然近来黑夫老把“我是农民的儿子”挂在嘴边,但绝非虚言,他确实是利用自己的出身优势,代入百姓的视角,仔细研究过他们的好恶。
不要动不动就照搬后世经验,要“打土豪分田地”,要搞“土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秦朝的主要矛盾,是官民矛盾,是朝廷重租重税、繁重徭役和民众渴望休养生息的矛盾。
江南地区,地有余而人不足,基本没有土豪劣绅,百姓黔首也不似关中、山东一样渴望土地,分地也没啥大用,减租、焚券才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黑夫已敲定了未来长期争取民众支持的妙招,陆贾对此赞不绝口,但吴臣还是好心提醒道:
“君侯,这些更易虽然仁义,也颇得百姓叫好,但换不来粮食啊……”
沙羡的余粮,只够军民吃八天了。
黑夫似才想起这件事:“没错,这些更易是为了长久,不能解燃眉之急,那些实实在在受惠的黔首贫户,他们家里也一穷二白,就算想羸粮而景从,也没有一粒多余的粮食。”
“然也,君侯已有妙策?”
黑夫忽然问了吴臣一个问题:“朝廷的信誉,值几个钱?”
吴臣是受过点教育的,知道商鞅时移木立信的
毕竟一个是八九月份才能见分晓的事,一个却是发生在眼皮底下,做不得假。
但有了后两件事做铺垫,减租之事,沙羡人已信了七八分。
黑夫在城楼处看着这一幕,面色有些悲伤。
“沙羡令还是不错的,虽然为官期间干了不少为虎作伥之事,但这几日为了活命,对我安排的事无不尽心尽力,就这样斩首,真是可惜了……”
但没办法,地方上的苛政推行已久,既然黑夫口口声声要“拨乱反正”,就必须有人出来顶了“乱政”的黑锅。
县令、尉、丞,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挑一个民愤最大的出来背锅,反正他们都是异地任官,早就被本地人恨透了。
这样,昔日淤积的民愤得以平息,剩下的两名长吏兔死狐悲,会更加恭谨,黑夫再任命一名军吏顶替缺一的位置,当地秩序也能维持。
杀一人而万民喜,则杀之!
“诛吏、减租、焚劵,这三件事,可以复制到江淮以南,甚至是全天下任何地方,都能屡试不爽!”
这就是黑夫用来争取民心的三板斧了。
虽然近来黑夫老把“我是农民的儿子”挂在嘴边,但绝非虚言,他确实是利用自己的出身优势,代入百姓的视角,仔细研究过他们的好恶。
不要动不动就照搬后世经验,要“打土豪分田地”,要搞“土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秦朝的主要矛盾,是官民矛盾,是朝廷重租重税、繁重徭役和民众渴望休养生息的矛盾。
江南地区,地有余而人不足,基本没有土豪劣绅,百姓黔首也不似关中、山东一样渴望土地,分地也没啥大用,减租、焚券才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黑夫已敲定了未来长期争取民众支持的妙招,陆贾对此赞不绝口,但吴臣还是好心提醒道:
“君侯,这些更易虽然仁义,也颇得百姓叫好,但换不来粮食啊……”
沙羡的余粮,只够军民吃八天了。
黑夫似才想起这件事:“没错,这些更易是为了长久,不能解燃眉之急,那些实实在在受惠的黔首贫户,他们家里也一穷二白,就算想羸粮而景从,也没有一粒多余的粮食。”
“然也,君侯已有妙策?”
黑夫忽然问了吴臣一个问题:“朝廷的信誉,值几个钱?”
吴臣是受过点教育的,知道商鞅时移木立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