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官僚帝国
只是民间运用还不够多,我要不要添一把火,让这天下,处处皆是稷下呢?”

  这时候,陈平自知失言,连忙停止了这个话题,说起了他在临淄城区的所见所闻。

  “倒是见了临淄之繁华,只可惜,我欲询问事情时,不管用关中雅言,还是洛阳雅言,亦或是梁地方言,跟临淄人都是鸡同鸭讲,根本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黑夫这些年东征西讨,结识了许多人,也听过五花八门的方言,全天下综合起来,方言大概有十四种之多,分别是:秦、西秦、晋、

  梁、赵魏自河以北、郑韩周、宋卫及魏之东部、齐鲁、燕代、燕代北鄙朝鲜冽水、东齐海岱之间淮泗(青徐)、西楚、南楚、东楚(吴越)。

  这是大的分类,各处方言还能细分,有三十四种之多。而秦地方言和齐鲁方言的区别,比后世陕西话、山东话的差距大多了。

  于是黑夫给陈平说起了,他在临淄听小百度张苍讲的故事:“有楚国大夫想让其子学齐语,便请了一位齐国夫子,来教其子。但这楚人之子周围有许多楚人整天在打扰他,同他用楚语交谈,刚学会的齐语没几天就忘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即便那楚国大夫用鞭子鞭挞其子,他依然学不会齐语。最后,那大夫便将儿子带到齐国,让他在这庄岳之间居住,那楚人之子为了与旁人交谈,不得不学齐语,不出一月,便学会了。”

  这个故事叫做“一傅众咻”,也说明了,黑夫他们家的西楚方言,与齐鲁方言不能互通。

  陈平道:“别说是临淄和咸阳、大梁、安陆了,我听闻,临淄与胶东,虽同属于齐地,却一样不能互通。”

  因为胶东郡方言夹杂了大量古时的东夷淮夷词汇,属于“东齐海岱之间”的青徐话,和齐鲁话还不是一个调调。

  这也是单纯由外来秦吏,绝不可能治理齐地的原因,双方语言不通,还统治个鬼啊。

  这种统治显然是不靠谱的,后世有言,令出于上而行于下,咸阳的一条政令,在临淄郡县一级或能被严格执行,但到了乡、闾,就要大打折扣,普及到个人头上,就跟没有似的。

  而从下而上看,齐人有自己的文化、历史、方言,有学术自由的大学,有关市几而不征的贸易。两代庸主以黄老思想统治齐五十年,使齐人丁兴旺,无战乱之扰,大伙每天吃着海鱼,鼓瑟吹笙,蹴鞠六博,晒晒太阳,优哉游哉。

  忽然有一天,他们的国亡了,君王被拎到异乡活活饿死,自己则被一群空降的,满口陌生语言的关西秦吏管着。

  秦律严苛,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游侠吵嘴打个架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