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魏亡
r />   “唐雎对曰: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唐厉含着泪,仿佛真的看到曾祖父依然坐在面前,对他讲述短长之术。他让自己笔下的祖父,在秦王利诱时,说出了往日他常对唐厉说的那句话。

  祖宗之地,不敢弃也!

  这与视祖宗之地不甚惜,举予与秦的历代魏王,形成了鲜明对比。

  写到这,他卡了壳,但咬着笔杆想了想后,再翻了翻《张子》《苏子》里一些段落后,唐厉眼前一亮,手中的笔越来越快,一段惊心动魄的冲突在竹简上赫然出现。

  秦王霸道,想要将世上任何一块土地都夺到手,既然来软的不行,就想来硬的!

  他狂妄地称自己为天子,还说天子之怒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试图恐吓唐雎!

  然而,九十岁的唐雎见惯了世面,哪里会惧他,他反问道:“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唐厉笔下,天生长了一副反派暴发户嘴脸的秦王政不屑地挥挥手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真正的高潮到了,唐厉一边咬着指甲,一边提笔写下唐雎的回答:“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那么,什么才是士之怒呢?

  那些历史上不畏强暴的侠士刺客形象,浮现在唐厉眼前。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在唐厉看来,时代需要这样的孤胆英雄,在军队国力无法与秦抗衡时,凭借一己之力,杀了那贪得无厌的秦王,掏出他的虎狼之心!

  第一个荆轲倒下了,但肯定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荆轲!

  写到这,唐厉已经完全沉醉了,为了自己想要的剧情,他也不顾事实和逻辑,便直接让唐雎挺剑而起!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什么?面见秦王不能带剑?没关系,唐雎的这把“剑”不是藏匿而来,也不是操持而入,更不是取之于人,乃是人们同情弱小的心灵之剑,是从天而降的一把正义之剑!

  “壮哉!”

  他哈哈大笑起来,仿佛真的看到,自己的曾祖父虽白发苍苍,但身上却散发着布衣之士的英雄气概,吓得那秦王政色挠,长跪道歉……

  亡国之人唐厉,在这卷竹简上,靠着自己的笔,为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