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不是元凶,胜似元凶
msp;见吴宁低头不语,狄仁杰以为他还在固执己见,连忙又道:“而且....”
“当时的情形是,陛下为了在朝臣与百姓心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极力推动封禅大典,并与高宗带满朝文武远赴泰山封禅,一去就是半年余。”
“回京之时,正是她名声最盛,局势扭转的当口儿。她更不可能为了杀一个女人,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威望扔之脑后了吧?”
吴宁:“!!!”
吴宁一直没有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当狄仁杰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宁猛的一怔,突兀开口:“狄公是说,当时朝臣都反对封禅?”
“当然反对!”狄仁杰瞪眼。
“本来就是劳心劳财,还是一个女人去主持封禅。再加上事出突然,朝臣们哪有不反对之理?”
“嗯。.“吴宁沉吟着,“如此说来,那就说得通了。”
狄仁杰反倒让吴宁弄糊涂了,“什么就说得通了?”
吴宁抬头:“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断定,我娘的死不是老太太所为。”
狄仁杰:“......”
“你...你怎么知道的?”
吴宁一笑,“除了狄公刚刚所说的这些,还有一点很重要。”
“什么?”
“那就是,如果是老太太所为,她绝不会傻到回京之后再动手。”
时间上不合理。
贺兰氏是在武则天封禅之后,已经回到京城了才死的。
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对,可是,哪个杀人凶手会这么蠢呢?
说白了,吴宁要是武则天,绝对不会等回了京再动手吧?
去泰山一去就是大半年,这么长的时间不在京城,随便吩咐一个死士之类的人物就把贺兰氏做了。
到时,武则天远在京城之外,谁还会怀疑到她头上?
这不是傻吗?非得等自己回来了,成了嫌疑最大的那个再动手?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不会犯这种逻辑错误。
......
——————————
狄仁杰是从局势上分析,而吴宁则是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两个方向得出同一个结论,武则天既没有动机,也
“当时的情形是,陛下为了在朝臣与百姓心中确立自己的地位,极力推动封禅大典,并与高宗带满朝文武远赴泰山封禅,一去就是半年余。”
“回京之时,正是她名声最盛,局势扭转的当口儿。她更不可能为了杀一个女人,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威望扔之脑后了吧?”
吴宁:“!!!”
吴宁一直没有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当狄仁杰说到这里的时候,吴宁猛的一怔,突兀开口:“狄公是说,当时朝臣都反对封禅?”
“当然反对!”狄仁杰瞪眼。
“本来就是劳心劳财,还是一个女人去主持封禅。再加上事出突然,朝臣们哪有不反对之理?”
“嗯。.“吴宁沉吟着,“如此说来,那就说得通了。”
狄仁杰反倒让吴宁弄糊涂了,“什么就说得通了?”
吴宁抬头:“其实,从一开始我就断定,我娘的死不是老太太所为。”
狄仁杰:“......”
“你...你怎么知道的?”
吴宁一笑,“除了狄公刚刚所说的这些,还有一点很重要。”
“什么?”
“那就是,如果是老太太所为,她绝不会傻到回京之后再动手。”
时间上不合理。
贺兰氏是在武则天封禅之后,已经回到京城了才死的。
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对,可是,哪个杀人凶手会这么蠢呢?
说白了,吴宁要是武则天,绝对不会等回了京再动手吧?
去泰山一去就是大半年,这么长的时间不在京城,随便吩咐一个死士之类的人物就把贺兰氏做了。
到时,武则天远在京城之外,谁还会怀疑到她头上?
这不是傻吗?非得等自己回来了,成了嫌疑最大的那个再动手?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不会犯这种逻辑错误。
......
——————————
狄仁杰是从局势上分析,而吴宁则是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两个方向得出同一个结论,武则天既没有动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