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
  武承嗣、武三思,还有李旦到底惹了一个什么,他们还真不太知道。

  可是,他们很清楚的是,从今往后,多了一个开府设馆的太平公主,那才是真的让人头疼的事情。

  ......

  开府,说白了,就是公主皇子、皇亲贵戚成年之后搬出皇宫,设立府邸。

  设馆,则是这些爱好文学的文艺青年,仗着自己位高权重,钱多的没处花,就网罗一大批人才,专门研究经史子集,汇编著书。

  表面上看,开府设馆并没有什么特别,别说是太平公主,就算是个郡主、国公之类的爵位,也可以建设府邸不是?

  但是,实际上,这四个字是极不一般的。

  因为开了府,就要有家官属臣。名为朝廷委任,可是实际上就是家将家臣。

  而设立文馆,就要网罗人才,形同结党,且是官方承认的结党营私。

  尤其是在大唐,开府设馆更是有着另一层含义。

  当年,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觉得亏欠李世民,让他设立了秦王府。

  后来的事不用多说,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玄武门之变,李二公子不但把大哥干掉了,而且连老爹李渊也没放过。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只要是在唐初叫得上名号的能人,秦王府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再后来,李世民让李泰开府设馆,著书研学。然后,李泰又开始网罗人才,与东宫对扛,逼得太子李承乾不得先下手为强,造反篡位。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太平公主、李裹儿,也都是靠开府设馆才逐渐显露峥嵘的。

  太平盛极之时,满朝文武大半是她的党羽。

  说白了,这就是专门用来制衡东宫,或者接替东宫太子之位的。

  谁能开府设立文馆,谁就能在朝堂之上有话语权,甚至染指储位之争。

  特么武承嗣和武三思处心积虑的为了什么?为的不就是那个皇位吗?

  结果,他们还没冒头呢,太平却捷足先登了。

  其中三味,估计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知道了。

  ......

  且不说殿上三人是什么滋味,武老太太又是怎么想的,只说太平公主。

  其实太平早有府邸,可是之前的她从来没想过要涉足朝堂,所以府中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