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踩武则天的麻筋儿
��策和条件,得和太平公主细细地去聊了。

  至于聊多长时间....

  别催我哈....

  这事儿挺难的,您老人家一京城的人才不也没辙吗?容我慢慢来......

  当然....这八个字完事儿了,还有占城稻啊.....还有别的。

  ......

  ——————————

  时光流转,新年已过。

  三月的房州,若是换算成后世的公历,已经是四月末,快到五月了。

  荆湖之地的春天更是早春暖花开,万物萌醒。

  去岁,吴宁的地窖让下山坳着实尝到了甜头。年前,各家商量,想把水旱田地全改成菜田。如此一来,秋冬两季又不知道要增收多少。

  地多的族亲更是年前添置了农具,信誓旦旦地要在开春儿之时大干一场。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

  农忙早开始了,可下山坳的地,没人种了。地里的野草都快一尺来高了,全荒着。

  现在谁特么还种地啊?烧炭吧!

  如今,下山坳还有陈家庄,一共十七口炭窑,全力开动,日夜不息。

  不但如此,两个村子还有二十口窑正在修建,大概再有半月,即可全力生产。

  起乌竹炭的巨利,那点萝卜白菜,谁还稀罕啊?

  ......

  事情得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过了元节,秦妙娘他爹秦远依律流放益州起程。

  本来呢,根本不叫事儿。房州离益州算翻山岭也不过是四五百里的路程,可是吴宁这个准女婿总是要去送一送的嘛。

  而且,不能白送。

  吴老九本着“捎带手”的原则,花了大价钱雇了一个商队,送了一万斤炭给老丈人,让他老人家路慢慢用。

  秦远也没拒绝,毕竟这里面还有他两成份子呢。

  不过,数落吴宁一通当然免不了了,然后才心满意足地路了。

  ......

  老头一走,过了能有二十来天吧,专门去伺候秦老爷的秦福回来了,而且一张嘴管吴宁要三万斤乌竹炭。

  把吴宁吓坏了。

  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