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结果人家要求她要返工,说她偷懒种得梳了,好赶进度。从那以后,人家怎么干她就怎么干。

  其实人和植物没有区别,生存是需要足够空间的。

  “嫂子,水喝完了,我那还有,还是泡的野菊花。”

  “那挺好,太阳太辣,野菊花还能下下火。”至于喝不喝别人的水,现在人大多不太注意这个,林帆见人家没有水喝了,也不坚持所谓的卫生了,大头嫂子身体很健康,而且人家也没有对着嘴喝。

  “你别忙,我自己倒,今天吃咸菜多了,嘴里干。”拿起林帆的水壶往她自己的水罐倒。

  水壶也是好东西,没有工业票也是买不起的,刚好林帆家有,结婚那会张爱国买的,又没有别的带水工具。林帆直接就拿来煮水,撒点自家晒的野菊花,就整壶提着出工了。汗水一直流着,半壶水有时候还不够的。

  大头嫂子家没有铁水壶,就拿小罐子装,这个就容易磕着碰着破了。

  “哎!这活啥时候是个头啊!”

  “咱们种地的一辈子都是跟土地打交道,风吹日晒的,直到干不动为止。”

  “是啊,怪不得人人向往城市。”

  “这年头,城里也未必消停,泥腿子辛苦是辛苦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咋会,都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

  “嫂子跟你说。”大头嫂子左右看看,有的喝水有的休息,千百怪,没人注意她们的谈话。“不一定,现在啊再贫农也拼不住嘴巴惹的祸。”

  “这么说咱村里有从土地走出去的人啊?”

  “……有呢,当时多风光啊!县长都接见过他呢,现在呢!诶!”

  “嫂子说说呗。”

  “说来还是咱张家屯的人呢,张福生知道吧?”

  见到林帆茫然摇头又说:“你可能不清楚,这张福生已经六十来岁了,他家家里兄弟多,父母还不得给他们寻出路啊,这人也到城里给人做学徒。可是人脑袋机灵嘴巴甜,人家愣是混得不错,最后还娶了个城里的媳妇儿。这个得多大的福气?听我婆婆说,都轰动了全村。可是这城里媳妇儿是独女,人家让张福生留在城里给老丈人养老,这就跟入赘一样了。当时他们家不缺儿子,也不太乐意,好在老丈人也豁达,不要将来的外孙跟他们姓,只要给他们养老送终,外孙还姓张。这样两家都开心,张福生啊就到城里生活享福去了。”

  反正都在休息吹牛,林帆和大头嫂子也边墨迹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