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 52 章
>
  沈孝眉心一跳,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陛下的眼睛。

  他如实回答,“是,臣那日误了进城的时间,城门关了,就去千福寺借宿。谁知正好得知公主落难,忙就派人去找。”

  正元帝看着他,声音沉沉,“崔进之那日不在?”

  沈孝敏感地察觉到,正元帝的语气中……似有不满。

  联想到李述说的那句,“旧人已不重要了”,再联想到陛下召见崔进之,却一直在殿内跟他闲扯,总好像是要故意晾着崔侍郎。

  沈孝心念微转,回道,“是,那日崔侍郎并不在千福寺。听寺里和尚说,公主常来礼佛,崔侍郎并不陪同,因此那日不在也是正常。”

  正元帝听了,心中不满却愈胜。

  安乐出门,杨方都是常陪同的!

  沈孝觑了觑正元帝,想起李述说起那玉饰时寥落的神色,还有她满身的伤,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对她不公平。

  他忽然道,“没想到公主竟遇到了这种事,身边奴仆众多,怎么会不慎坠崖呢。臣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件事背后的古怪。

  正元帝也不必瞒沈孝,说,“不是失足,平阳说有人推她下去。沈孝,你说说,你觉得会是谁要害她?”

  沈孝听得心头一跳。

  虽相处时日不多,但正元帝对他算得上是颇为看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孤臣、直臣。

  他因征粮一事,得罪了满朝世家,没人要跟他扎堆。他只能做孤臣,正元帝也喜欢孤臣。世家的姻亲关系密密麻麻,牵一发动全身,就是沈孝这种孤身一人的才能受皇上的重视。

  他既然利益不相关,那么说出的话,就有了些不偏不倚的力量,分量颇重。

  沈孝很快将腹中言辞理顺,道,“臣也不知是谁要害公主。”

  他先退了一步,不表明态度。

  “所谓‘利害’一词,有利益纷争,便有合作与陷害。因此臣想,大约近来公主是得罪了什么人,跟谁有了利害冲突罢。”

  他亦强调了“近来”这个词。

  近来有什么事呢,不就是征粮那一件事。

  正元帝其实心中也有猜虑,李述一向谨慎小心,并不是乱玩乱闹,以至于失足落崖的人,因此她说有人要害她,正元帝是信的。如今“近来”这一词被李述与沈孝两个不相干的人同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