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一盏油灯
��:“当年你母后作这首诗的时候,只有16岁,真年轻啊。”

  李佑说道:“檐边嫩柳学身轻,母后的这句诗,写得就是她自身。母后性子刚强,她的身子确是很柔弱。

  一个女人就像是一盏灯注满油的油灯,随着岁月的流失,里面的灯油也会渐渐的减少的。

  女子的每一次生育,就是油灯爆燃的时刻,里面的灯油会大量的减少。而母后已经生了七个孩子了。

  说句不恰当的话,母后就像一盏油灯,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的了。父皇,儿臣的意思您明白吗?”

  李世民每个月都有半个月在长孙皇后那里度过,月圆之夜更是雷打不动的必须要跟她一起度过。

  李世民精力旺盛,长孙皇后是一个女人,她即使感到身体不适,也乐意满足他的需求。就这样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

  可以说,长孙皇后的早逝,跟李世民的欲望有着极大的关联。

  自从开始关心长孙皇后的安危之后,李佑就想到了这一层。然而,他不能说,尤其是自己的母妃也是李世民的女人。他要是这样说,就有替阴妃娘娘争宠的嫌疑。

  而且,极有可能会引起长孙皇后的嫉恨。

  李世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并没有曲解李佑的意思,而是在心底涌起了一丝感动。他明白,换上其他的皇子,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想起长孙皇后说的那句话:“佑儿这孩子,仁义啊。”

  李世民说道:“好孩子,父皇知道了,今后会注意的。”

  出了李世民的书房,李佑分别对王德和马宣良交代了注意事项,告诉他们,这些天,不准任何不常出现的人接近长孙皇后。

  然后,他又去了太医院,交代了太医院院正刘全忠,长孙皇后服用的药物,必须由他亲自负责监督,不准任何其他人经手。

  李佑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有可能会危及长孙皇后安全的事情,都做了安排。他这才来到了东宫。

  李佑感到有些疲倦,对李承乾说道:“大哥,我有点饿了,你陪我喝点酒吧。”

  此时是上午10点,李承乾还没有食欲,不过,李佑的请求他没有拒绝,就安排人提早做午膳。

  这时,一个漂亮女子走了过来,原来是李承乾的侧妃侯海棠,她是侯君集的女儿。

  李佑心道:“难怪历史上的侯君集会跟着李承乾一起造反呢。现在看来,只要是李承乾不走上历史上的老路,侯君集应该也不会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