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反封锁(一)
��练,才有那几个师的部队,但老蒋又不舍得调往战场。如果自己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就算是给自己先进的东西,独立师一样用不了。难道那时候再去训练吗?这也许就是穿越的优势。
在翟勤看来,他这个穿越者是最失败的,因为他并不了解历史,更不了解军史,对日战争都停留在影视剧的认知上。
从三七年的十一月份,到现在三九年的五月份,自己来到抗日战场已经一年半多时间,翟勤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后世普通青年,成为叱咤风云的战场名将,其实也是穿越的优势。毕竟他掌握着大量的先进理念,也了解鬼子的作战特点。但细细的总结下来,翟勤不得不承认他有很多地方是侥幸,是运气好。
但战场并不能靠运气,思考再三他决定发挥自己知道大战略方向的优势,不再去纠结在某一个历史事件中,从总体上去把握这场战争。
如此自己会抢占战略优势,从而达到先一步日本人的想法和做法,这才是自己应该发挥的。最基本自己知道鬼子会发动太平洋战争,他们会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从而把日本陷入灾难中。
有这个优势,翟勤没理由不提前准备。汽车,坦克,飞机,高射炮这些,就算是美国不给翟勤,他也会买,那时候也许就能进来了。最基本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并没有断绝,所以翟勤开始了这些安排。
他在室内对着桌子上的纸发呆,新的勤务兵姚顺不知道师长在想什么?有时一坐一两个小时,一个字没写,一句话也不说,就在那里发呆。姚顺哪知道翟勤的大脑一分钟也没停止过,他在绞尽脑汁的回想自己知道的训练方法,未来的作战理念。
最后翟勤研究出两个方法,一个是成语,一个是古代兵法。用自己知道的先进知识,把这些理解后加以变化,成为翟勤的作战理论。出于未雨绸缪的想法,翟勤开始训练自己的部队。
一改过去的想法,开始大肆招兵扩编独立师。对于翟勤来说根本不是扩编,只是补充满员而已。随着新兵不断加入,翟勤独立师的战斗力在直线下降。
对独立师翟勤进行了最大的改变,两个旅六个团精减到最低人数,每个团只有一千三百多人,达到最精减的作战单位。
即使这样也兵力严重不足,大战过后只剩下一半的人数,六个团都不能满编。本来人数是够用的,但翟勤扩大了特殊兵种的数量。
原来的炮兵大队,扩编为直属炮兵团,辖三个营,一个重炮营,一个轻炮营,一个高炮营,人数是一千五百人。工兵大队扩编为工兵团,人数也增加到一千五百人。特种大队扩编为特种团,重火力大队和特种大队合并。独立师出现一个重装旅,加上汽车连,装甲营,这是一个超强的旅,全部人员
在翟勤看来,他这个穿越者是最失败的,因为他并不了解历史,更不了解军史,对日战争都停留在影视剧的认知上。
从三七年的十一月份,到现在三九年的五月份,自己来到抗日战场已经一年半多时间,翟勤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后世普通青年,成为叱咤风云的战场名将,其实也是穿越的优势。毕竟他掌握着大量的先进理念,也了解鬼子的作战特点。但细细的总结下来,翟勤不得不承认他有很多地方是侥幸,是运气好。
但战场并不能靠运气,思考再三他决定发挥自己知道大战略方向的优势,不再去纠结在某一个历史事件中,从总体上去把握这场战争。
如此自己会抢占战略优势,从而达到先一步日本人的想法和做法,这才是自己应该发挥的。最基本自己知道鬼子会发动太平洋战争,他们会发动对东南亚的进攻,从而把日本陷入灾难中。
有这个优势,翟勤没理由不提前准备。汽车,坦克,飞机,高射炮这些,就算是美国不给翟勤,他也会买,那时候也许就能进来了。最基本滇缅公路,驼峰航线并没有断绝,所以翟勤开始了这些安排。
他在室内对着桌子上的纸发呆,新的勤务兵姚顺不知道师长在想什么?有时一坐一两个小时,一个字没写,一句话也不说,就在那里发呆。姚顺哪知道翟勤的大脑一分钟也没停止过,他在绞尽脑汁的回想自己知道的训练方法,未来的作战理念。
最后翟勤研究出两个方法,一个是成语,一个是古代兵法。用自己知道的先进知识,把这些理解后加以变化,成为翟勤的作战理论。出于未雨绸缪的想法,翟勤开始训练自己的部队。
一改过去的想法,开始大肆招兵扩编独立师。对于翟勤来说根本不是扩编,只是补充满员而已。随着新兵不断加入,翟勤独立师的战斗力在直线下降。
对独立师翟勤进行了最大的改变,两个旅六个团精减到最低人数,每个团只有一千三百多人,达到最精减的作战单位。
即使这样也兵力严重不足,大战过后只剩下一半的人数,六个团都不能满编。本来人数是够用的,但翟勤扩大了特殊兵种的数量。
原来的炮兵大队,扩编为直属炮兵团,辖三个营,一个重炮营,一个轻炮营,一个高炮营,人数是一千五百人。工兵大队扩编为工兵团,人数也增加到一千五百人。特种大队扩编为特种团,重火力大队和特种大队合并。独立师出现一个重装旅,加上汽车连,装甲营,这是一个超强的旅,全部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