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决死一战(四)
报的时候,得到的指示是等到增援的人到达。

  师长手里只有三个部队,工兵大队,特种大队和重火力大队可以机动。那么来增援的能是谁?特种大队正在和第二旅配合作战,只要工兵大队和重火力大队,他们的作战方式跟步兵部队根本不一样,而师长要求自己断鬼子归路,那进攻什么地方不言而喻,陈冬生明白。

  对这种没有明确命令的军事作战计划,只有翟勤能这么干,任何部队也不能这样。

  军事指挥哪有含糊其辞的,让下级军官自己理解,自己想跟猜谜语一样。命令不明确,作战计划不清楚是兵家大忌。

  但这样的命令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级指挥官也不清楚未来的战斗结果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把作战指挥和调整的权力交给了下级,由前敌指挥官临机决定,看战况和发展作出决定。

  陈冬生说他明白翟勤的意思,也就是明白这当中有好几个不确定的因素,翟勤也无法把握,他不是神仙,无法知道鬼子怎么想的。

  情报能知道敌人的提前安排,却不知道日军指挥官当时脑袋里怎么想的,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吉佐良辅会不会因为独立师和第3师团死拼到底,认为他可以渔翁得利来一个全力进攻?翟勤不知道。

  吉佐良辅会不会因为第3师团失败,迅速后退固守舒城,还是不确定。

  最重要的是山田乙三大将会不会因为独立师已是强弩之末,损失严重的时候,把两个旅团投入战斗?翟勤还是不能确定。

  也不能说山田乙三说的不对,翟勤确实不敢动岳西方向的直属大队。因为那面毕竟有一个旅团和第6师团残部,而在武汉地区的第11军也会随时抽调部队过江。

  华北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在徐州,开封一带,还有好几个师团,也有独立混成旅团,这些翟勤都不能不防。他必须保持一定的兵力,做好准备。所以给陈冬生这样一个命令,那就是可打就打,不可打不要冒险。但是一旦开战必须保证胜利。

  陈冬生让三个团长回来研究,就是还不能确定增援自己的是三个大队中的哪一个。就在陈冬生他们研究的时候,杜会进来:“旅长工兵大队郑大队长报告,他们已进入东河口,出现在鬼子的侧面,同时报告师长的指示,工兵大队接受第一旅指挥。”

  “好”果然是他们。陈冬生站起来。他因为无法确定是工兵大队还是重火力大队,所以无法下达自己的作战战斗。知道是工兵大队的时候,那他的计划也就行了。还没等他说话,参谋匆匆进来递给他一封电报。

  看完电报陈冬生都有些吃惊,师长这一次真是下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