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变化
��,怎么是这样的安排?这不是自己的意思。
翟勤的想法只是临时指挥第58团,给日军重创,暂时解开蒙城危局。徐州是保不住的,这点自己知道,也没打算保住徐州。只要能保证徐州部队的撤退,不让鬼子追击,翟勤相信那个历史惨剧就不会发生。
花园口,这个抗日战场上的伤痛。后世的人都知道,翟勤没有理由不知道。那可是上千万人的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亡,几十亿的经济损失。
当想起徐州战役的时候,翟勤就想起这个花园口事件。可是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命运,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独立大队长。军衔不过中校,领兵不过一千,他凭什么改变历史,凭什么改变蒋委员长的命令。
程潜,商震,薛岳,李宗仁哪一个都是一方大佬,都是军事高管。他们都毫无疑问的执行了这个命令,翟勤有能力改变他们的想法吗?
当他进入颍上的时候,听到郭全的报告,翟勤萌生一个想法。要是蒙城不失守,徐州的部队可以安全撤离,是不是就没有花园口事件了呢?
这样一想,翟勤给薛岳拍报,主动要求指挥第58团,解开蒙城之围,保住蒙城,也就保住陇海路不被截断,也就保住徐州撤退的后路,花园口也许就不会发生。
基于这个想法,他很是着急的等着薛岳电报,可是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电报呢?
薛岳电报命令,独立大队番号撤销,将军台地区留守部队归入战区游击总队指挥,编成张八岭游击大队。刘虎任大队长,赵凯任副队长,坚持张八岭地区游击作战。翟勤晋升临时军衔上校,调入第一战区豫东兵团出任副参谋长。就地在颍上代表军团司令部,指挥第37师第33旅增援蒙城战斗。
同时通知翟勤,第33旅旅长周绍远已经赶往颍上,和翟勤商量作战问题。同时在阜阳的第59团,也开往颍上。
看着这个命令,翟勤心里极为不舒服,这是变相削去自己的兵权。独立大队虽然几次战斗只是剩下不足六七百人,可那是翟勤的家底。伟大领袖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独立大队存在,那就是翟勤起家的本钱。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独立大队七百人都是精英。把部队归赵凯刘虎,翟勤没有意见,可是归入游击总队,归别人指挥翟勤心里十分不满,也不可能干。
看完电报,翟勤并没有因为指挥一个旅有什么高兴的。心里的不舒服让他放下电报,开始思考这到底为什么?把自己调到身边?每天在参谋部里制定作战计划?那还打什么鬼子,自己的一切想法不都是泡影了?
翟勤站起来,又坐下,他几乎想立即离开颍上,返回张八岭将军台。�
翟勤的想法只是临时指挥第58团,给日军重创,暂时解开蒙城危局。徐州是保不住的,这点自己知道,也没打算保住徐州。只要能保证徐州部队的撤退,不让鬼子追击,翟勤相信那个历史惨剧就不会发生。
花园口,这个抗日战场上的伤痛。后世的人都知道,翟勤没有理由不知道。那可是上千万人的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亡,几十亿的经济损失。
当想起徐州战役的时候,翟勤就想起这个花园口事件。可是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命运,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独立大队长。军衔不过中校,领兵不过一千,他凭什么改变历史,凭什么改变蒋委员长的命令。
程潜,商震,薛岳,李宗仁哪一个都是一方大佬,都是军事高管。他们都毫无疑问的执行了这个命令,翟勤有能力改变他们的想法吗?
当他进入颍上的时候,听到郭全的报告,翟勤萌生一个想法。要是蒙城不失守,徐州的部队可以安全撤离,是不是就没有花园口事件了呢?
这样一想,翟勤给薛岳拍报,主动要求指挥第58团,解开蒙城之围,保住蒙城,也就保住陇海路不被截断,也就保住徐州撤退的后路,花园口也许就不会发生。
基于这个想法,他很是着急的等着薛岳电报,可是怎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电报呢?
薛岳电报命令,独立大队番号撤销,将军台地区留守部队归入战区游击总队指挥,编成张八岭游击大队。刘虎任大队长,赵凯任副队长,坚持张八岭地区游击作战。翟勤晋升临时军衔上校,调入第一战区豫东兵团出任副参谋长。就地在颍上代表军团司令部,指挥第37师第33旅增援蒙城战斗。
同时通知翟勤,第33旅旅长周绍远已经赶往颍上,和翟勤商量作战问题。同时在阜阳的第59团,也开往颍上。
看着这个命令,翟勤心里极为不舒服,这是变相削去自己的兵权。独立大队虽然几次战斗只是剩下不足六七百人,可那是翟勤的家底。伟大领袖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独立大队存在,那就是翟勤起家的本钱。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独立大队七百人都是精英。把部队归赵凯刘虎,翟勤没有意见,可是归入游击总队,归别人指挥翟勤心里十分不满,也不可能干。
看完电报,翟勤并没有因为指挥一个旅有什么高兴的。心里的不舒服让他放下电报,开始思考这到底为什么?把自己调到身边?每天在参谋部里制定作战计划?那还打什么鬼子,自己的一切想法不都是泡影了?
翟勤站起来,又坐下,他几乎想立即离开颍上,返回张八岭将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