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家家纹
/>
文治元年(1185),平家一门灭于西海,源赖朝定白旗为源氏嫡流的专用旗号。
平家灭亡后五年,源赖朝发兵奥州,征伐藤原泰衡。《吾妻镜》载,文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甲申,赖朝路经下野国宇都宫,源氏一族的佐竹四郎隆义前来参战。佐竹出于源家,源平合战时却站到了平家一方,得和田义盛等人说情,只被没收了奥州七郡等领地,等到赖朝奥州征伐,隆义立功心切,从常陆国急急赶来参阵。不料,隆义用的军旗是无文的白旗,也就是那个“嫡流专用”的御旗,赖朝不很高兴,就把上绘一轮明月的军扇赐给了佐竹,让他当作军旗,从此明令禁止白旗的随意使用。隆义把军扇的文样绘在旗上,是为佐竹家的家纹,最早的武家家纹之一。
之后很久,每一族甚至一家人都有了自己的纹章,成了既定的习俗。
武家家纹的普及源氏的白旗飘扬天下后,奥羽之役、承久之乱相继而起。这时,全国各地的守护、地头等武士,既然不能统一使用白旗,就有了各种旗帜、幔幕作为识别物。武藏七党中的儿玉党以“团扇”为标志,是家纹在旗印上使用的最早例子。此外,?山家的“村浓”、熊谷家的“鸠に寓生”、佐佐木家的“三つ目结”也广为人所知。
与旗纹同时使用的还有幔幕纹。新田家的“大中黑”、足利家的“二つ引两”、三浦家的“三つ引两”都是自幕纹而来的。
《吾妻镜》宽喜二年(1230)二月三日条,午夜时分,镰仓发生骚动,持旗的御家人在执权北条泰时宅邸外集合,翌日,泰时照旗上的家纹把军旗还给主人。由此可见,当时一般的镰仓武士已用上了家纹。
从文永弘安之役中活跃的肥后武士竹崎季长描述战功的绘卷《蒙古袭来绘词》中可以了解当时的风俗、武具、旗印、家纹。其中,从军的九州豪族大都有旗印家纹,如“三つ目结に吉文字”(竹崎五郎兵卫季长)、“四つ目结”(大宰少贰三郎左卫门尉景资)、“鹤龟松竹梅”(白石六郎通泰)、“二枚并び鹰の羽”(菊池次郎武房)、“五七の桐”(大矢野十郎种保)、“鹤丸に十文字”(岛津下野守久亲)。因之推想,镰仓时代中期,家纹已经推广到西国武士中间。
幕府体制下,幕府派遣军奉行参阵,同一战场上的武士要相互作证,以便战后论功行赏,所以,家纹开始成为武家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
武家的代名词到了镰仓末期,天下诸国的豪族各有各的家纹。南北朝时代,全国诸豪强的家纹世所共知,家纹成了名字的代名词。当时的军记如名高《太平记》中,用之描写武士的军事行动。例如《太平记》卷十六兵库海陆寄手事条:
“须磨ノ上野ト鹿松冈鹎越ノ方ヨリ、二引两、四目结、�
平家灭亡后五年,源赖朝发兵奥州,征伐藤原泰衡。《吾妻镜》载,文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甲申,赖朝路经下野国宇都宫,源氏一族的佐竹四郎隆义前来参战。佐竹出于源家,源平合战时却站到了平家一方,得和田义盛等人说情,只被没收了奥州七郡等领地,等到赖朝奥州征伐,隆义立功心切,从常陆国急急赶来参阵。不料,隆义用的军旗是无文的白旗,也就是那个“嫡流专用”的御旗,赖朝不很高兴,就把上绘一轮明月的军扇赐给了佐竹,让他当作军旗,从此明令禁止白旗的随意使用。隆义把军扇的文样绘在旗上,是为佐竹家的家纹,最早的武家家纹之一。
之后很久,每一族甚至一家人都有了自己的纹章,成了既定的习俗。
武家家纹的普及源氏的白旗飘扬天下后,奥羽之役、承久之乱相继而起。这时,全国各地的守护、地头等武士,既然不能统一使用白旗,就有了各种旗帜、幔幕作为识别物。武藏七党中的儿玉党以“团扇”为标志,是家纹在旗印上使用的最早例子。此外,?山家的“村浓”、熊谷家的“鸠に寓生”、佐佐木家的“三つ目结”也广为人所知。
与旗纹同时使用的还有幔幕纹。新田家的“大中黑”、足利家的“二つ引两”、三浦家的“三つ引两”都是自幕纹而来的。
《吾妻镜》宽喜二年(1230)二月三日条,午夜时分,镰仓发生骚动,持旗的御家人在执权北条泰时宅邸外集合,翌日,泰时照旗上的家纹把军旗还给主人。由此可见,当时一般的镰仓武士已用上了家纹。
从文永弘安之役中活跃的肥后武士竹崎季长描述战功的绘卷《蒙古袭来绘词》中可以了解当时的风俗、武具、旗印、家纹。其中,从军的九州豪族大都有旗印家纹,如“三つ目结に吉文字”(竹崎五郎兵卫季长)、“四つ目结”(大宰少贰三郎左卫门尉景资)、“鹤龟松竹梅”(白石六郎通泰)、“二枚并び鹰の羽”(菊池次郎武房)、“五七の桐”(大矢野十郎种保)、“鹤丸に十文字”(岛津下野守久亲)。因之推想,镰仓时代中期,家纹已经推广到西国武士中间。
幕府体制下,幕府派遣军奉行参阵,同一战场上的武士要相互作证,以便战后论功行赏,所以,家纹开始成为武家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
武家的代名词到了镰仓末期,天下诸国的豪族各有各的家纹。南北朝时代,全国诸豪强的家纹世所共知,家纹成了名字的代名词。当时的军记如名高《太平记》中,用之描写武士的军事行动。例如《太平记》卷十六兵库海陆寄手事条:
“须磨ノ上野ト鹿松冈鹎越ノ方ヨリ、二引两、四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