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长官好!
  当然了,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能人辈出,蒋杰石身边就有很多。

  这其中,除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带兵将领外,还有很多战略家和军事家。

  叶天就多次了解到,在抗战时期,确切的来说,在民国时期,最有名的战略家、军事家,也是一个姓蒋的。

  他叫蒋百里!

  抗战时期,一大批功名显赫的将领,除了来自黄埔军校、陆军大学等外,大都出自他的门下。

  面对鬼子的猥琐和龌蹉,蒋百里表示,他早就洞若观火。

  并且,根据华夏的国力远比不上岛国的事实,他第一个提出了“持久战”的说法。

  也是,岛国的国力那么强,鬼子的军事素养那么高,重武器那么多,你华夏脑子一热,就和岛国玩大决战,这样做和自寻死路没区别。

  这样做,毫无疑问,会加速华夏的灭亡!

  结合历史上宋朝、明朝灭国的教训,蒋百里表示,一定要利用好华夏幅员辽阔的特点,玩大纵深,别斤斤计较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最重要的是,即使抗战这么艰难,但无论如何,也要开辟第二战场!

  实际上,宋朝、明朝灭国的路子是一样的。

  当时,元朝和清朝的主力,都是从关外一路南侵。

  而宋朝和明朝没有开辟第二战场,只知道被敌人牵着鼻子走,选择了节节抵抗。

  结局很悲催,在游牧民族的铁骑面前,战斗力比不过,他们就节节败退,直至最终亡国。

  关于第二战场的选择,蒋百里指出,应该是上海地区,也就是华夏最富饶的江浙沪一带。

  而为了让岛国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蒋百里建议,华夏军队应该在第二战场主动亮剑!

  这样一来,鬼子势必会分兵。

  如果岛国果然上当的话,凭借着华夏有着大纵深的优势,渡过了初期的防御、中期的相持后,华夏绝对会走向最后的大反攻阶段!

  和戴笠讨论了一会抗倭救国军,做出了交往原则后,蒋杰石又将目光瞄向了江浙沪一带,也就是早就拟定好的第二战场。

  “传!”

  “江浙沪一带,各政府机关、各银行、各工厂……速度向内陆迁移!”

  “政府军精锐,速度向大上海集结!”

  “各有关部队,速度检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