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逼降窦建德
有开战洽谈投降事宜。

  内史侍郎孔德昭授命迎着江南军来的方向去了,至此,窦建德这才松了一口气。

  江南军的前锋过了清河郡,窦建德的使者内史侍郎孔德昭也到此地。

  孔德昭想江南军说明了来意,江南军当即愣住了,对方竟然投降了。可他们做不了主,急忙派快马回报主帅徐世绩。

  得,这一仗不用打了。

  徐世绩接到前方回报,心里嘀咕一句话。

  本来嘛,徐世绩荣获此任心里无比兴奋,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谁不高兴啊?

  谁想到双方还没有开战,窦建德竟然放弃抵抗不打了,让徐世绩一展抱负的愿望落空了。

  说实话,此时的徐世绩还不能算是一位优秀的将帅,毕竟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战争磨砺,离着大成还早。

  若是仅仅在战术上耍点小聪明还行,真要从战略视角上考虑问题,恐怕差得还太远。

  所以,徐世绩很重视此次战役,也在战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任何可能,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两军还没有开战,窦建德选择举手投降。

  徐世绩没想到,江南大将军陆畅想到了。如果窦建德聪明的话,他就应该及早投降。为了达到迫使窦建德投降的目的,陆畅才选择强军压迫的方式进军河北。

  四十万对二十万只是数字上的比较,这还不算两军在军事素质和装备的优劣,战争结局一目了然。

  在陆畅心里,窦建德投降的可能性极大,这也是陆畅敢把这场战役交给徐世绩这个新手指挥原因。

  失望归失望,不打仗毕竟会让军队减少了死伤,加快了结束战争进程的速度,徐世绩还是分得清私与公的关系。

  一边派人迅速向后方汇报,徐世绩则尽快赶到前方,他也要看一看对方是真的投降还是施展缓兵之计。

  徐世绩见到窦建德的使者孔德昭,确认窦建德的确是真心投降。

  “孔御史,为什么选择投降。”

  “将军,我们夏王以及众文武都认为,以目前夏国的二十万军队对抗江南六十万大军,无疑是以卵击石。

  再说了,江南大将军仅用一年的时间席卷天下,无一对手。

  当年的李密、宇文化及,哪一方都是声威赫赫,还不都败在了江南大将军手里?

  夏国虽有二十万军队,可我们心里也清楚,无论从军队士兵素质、装备上来看更是不能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