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秀宁长得啥模样
  ps:感谢书友阿狸呀,谢谢支持!

  江淮战场终于结束了,此役……(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战争,还讲什么此役呀?)一举将杜伏威和李子通两大势力一锅端掉,真可谓战果辉煌,硕果累累……(真能吹。)至于战争的手段嘛,嘿嘿,确实有点儿卑鄙。

  是啊,江南军几乎是威逼着杜伏威投降,双方军队根本就没有经过厮杀,手段嘛,的确有些不地道。

  战争本来就是如此,取得战争的胜利才是唯一目标,陆畅要的仅仅是最终胜利,至于其中的手段并不重要。

  此战,杜伏威的五万多江淮军整体受降,收拢李子通的残兵差不多也有一万多人,再加上来整率军俘获杜伏威老巢的军队,江南军一共收拢了七万多军队。

  这些军队不可能全部被江南军吸收,需要经过一番选拔,剔除不合格的士兵,将挑选出来的五万合格士兵打散,而后整编到江南军之中。

  军队整编过程中,陆畅命令大将张愚抽调三万人的军队向西挺进,沿途横扫小股叛军。张愚所率军队的最终目标是进击襄阳,消灭朱桀那个吃人的残暴家伙。

  张愚走后,陆畅命令来整率领四万军队屯驻江夏以北地区,以为张愚军队的后援。

  安排完诸事,陆畅自己则要回丹阳一趟,因为,李唐派人来了,据说是想招揽江南军队。

  陆畅的江南军虽然不招摇。名声也不响亮,但不代表天下人不知道江南有个陆畅。

  一战消灭了林士弘,再一战消灭了萧铣。天下人又不是聋子、瞎子,早晚会知道江南陆畅。

  只是这个时期的消息传递不很通畅,知道的时间晚一些而已。

  当然,大隋朝已经轰然倒下了,宇文化及又率领骁果军西归,在人们的心中,江南陆畅大概也就是隋朝滞留在江南的残余军队。不会太重视那是一定的。

  要不然为何陆畅坚决不称王,不登基做皇帝。

  陆畅也知道登基做皇帝的好处。想要获得从龙之功的人多着去,很有利于江南陆畅发展壮大。

  当然,弊端也是很明显,对手都会把目光集中到江南。那时候,江南的一举一动全在其它势力的眼皮子底下。

  这就是陆畅不想过早张扬的原因,打枪的不要,悄悄滴发展,尽量拖延时间麻痹对手,便于江南军队突然崛起,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呵呵,如今李唐大概听说了江南有个陆畅,占据江南荒蛮之地。这不来是江南想招安陆畅的江南军了嘛。想的可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