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贱妾官官
  正当陆畅在豫章消灭林士弘的时候,离此地不远的梁朝故地岳州却风起云涌。

  此时,萧铣那里已经正式起事了,岳州校尉董景珍已经派遣徐德基、郭华率领数百人前去迎接萧铣前往岳州。

  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开皇初年(581年),背叛隋朝降于陈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陈朝,萧岩被隋文帝诛杀。萧铣少时孤贫,以卖书谋生,侍奉母亲很孝顺。

  萧铣的叔伯姑母是隋朝杨广的萧皇后,杨广当皇帝以后,以外戚之恩提拔萧铣为罗川县令。

  话说,既然萧铣起事反隋,为何不在他们叛乱之初实力弱的时候出兵剿灭他们呀?

  虽说这是陆畅的责任,大隋皇帝杨广已经把江南平叛的任务交给了南军。但是,陆畅既然打算赖在江南不回江都城,他就不会犯傻一股气把江南平定了。江南平定了他陆畅也就失去了呆在江南的作用,杨广肯定会招陆畅回江都。

  还有,为臣之道是不是应该先请示一下再说啊?等到大隋皇帝杨广下诏命令陆畅剿灭叛军,陆畅再行动不迟。

  这个小心眼陆畅还是有的,他早就提前盘算好了。

  江都的形势很险恶,四面处于叛军围困的局面。最最主要的是陆畅没有本事在江都城厮混,大奸臣宇文化及手握大权,一不小心会被他宰掉的。

  陆畅很胆小,这家伙怕得要死。前世他只是个小草民,朝堂上的那些玩意儿陆畅不会玩,与那些奸臣厮混在一起除了找死,估计没有什么好下场。

  皇帝若是要招回陆畅,他不从便是反叛,这不是陆畅希望看到的结果。杨广只有数月的命,陆畅何必担这个坏名声呢?

  世上的事都是因果关系,你叛变别人,说不定将来也会有人来个有样学样。

  所以,陆畅还是很重视基础和名声。

  战争结束了,林士弘也灭亡了,是不是应该向江都城的大隋皇帝杨广报捷啊?

  不急,陆畅还要拖几天才会将捷报送到江都。

  陆畅打算等到江都方面差不多获悉萧铣已经起事的时候,才会让平定豫章林士弘的捷报抵达江都城。嗯,最好是先后抵达,让江都方面既高兴又沮丧。

  南方的战事结束,陆畅在岭南只安排三个团的兵力,其他的郡县留给城防军驻守。

  大军回撤,屯驻在潭州和袁州,与陆畅的中军对岳州形成威慑。

  这一段间歇的时间,陆畅开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