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但雁游却透过表面的蹊跷,敏锐地嗅到了内里异乎寻常的疑点。

  自来古玩价格虽有起伏,但都只在乱世时猛跌。太平年月里,虽然也有高价买赝品和贱价捡大漏的极端例子,但一般来讲,这些东西还是大体有个准价的。

  比如说王豹拿来当饵给许世年下套的诸葛鼓,当年若在琉璃厂出现,比照同年代的青铜器,作价约摸在一千大洋左右。

  至于现在,那天在英老家看到这件被“没收”的东西之后,雁游顺口问过一句,得到的答案是八千华夏币以上。

  目前,古玩的价格还算比较稳定,除了传世孤品及数量稀少的珍品,价格会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上飙升,其余的价格都很平稳,默认的是几年一涨,但价格也不会太离谱,至多再加原市场价的一半。

  有些时候,随着学术界的新观点出来,考据出某样东西并非从前所以为的用途,而是更为“平庸”的存在,说不定还会跌上一跌。当然,这是极少数现象。

  任何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做出压价的举动。因为这只会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招来同行耻笑和卖家的白眼。

  雁游笃信操作这一切的钟麻子后人不会是笨蛋,这种近乎白痴的举动背后,一定在酝酿什么诡计。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或者说,这种举动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虽然一时找不出答案,但考虑到钟家后人疑似与境外势力有勾结,雁游决定把接下来的调查重点放在利益得失上面。真心喜爱华夏古玩的外国人不是没有,但若牵扯上钟家,必定也是像迈克尔那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物。

  见雁游半天没吭声,徐大财慌了:“小兄弟,你给个准话,到底压不压价?”

  听那位哥们儿说了公司突然压价的事后,他可是愁了许久,生怕雁游也跟风开低价。刚刚打量他没提这茬,还以为自己想多了。难道,竟还是逃不过么?

  想到这儿,徐大财哭丧着脸,心说:我那还没见面的媳妇儿哟,哥对不住你。本来该给你的金三样和三大件,只能换成金戒指和自行车了。剩下的收音机和缝纫机,还有项链耳环什么的,只能等哥慢慢再挣了。

  他正想得悲悲切切,雁游的声音突然如天籁一般响起:“当然不会,陈教授为人很公道,绝不会欺你不懂,刻意压你的价。”

  天降甘霖也不过如此。徐大财顿时喜笑颜开,笑得见牙不见眼,一口气道了好几声谢都不带喘的。

  雁游却是乐不起来。又问了徐大财几句,见他皆是一问三不知,便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