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十一
罢了,身上也没有什么值得人家谋划的,一笔写不出两个齐字,都是同宗同族,齐妃也没必要对她出手。

  ******

  话说辛夷将醉胭脂送到和亲王府之后,不出三日,舒敬轩中居然现出了一块儿薄如蝉翼的锦缎送到了舒敬轩中。送来锦缎的宫人是一约莫十二三的小太监,模样面生的很,也不知和亲王到底自何处寻来的。

  俞蕴之知晓和亲王素有才学,但见其写在锦缎之上的《钱塘记》,一时之间也不由微微晃神儿。和亲王原本便是不羁的性子,荣华富贵之于这位而言,恐怕连鸿毛都及不上。《钱塘记》只算是一篇游记罢了,先前和亲王也去苏杭一带行走一番,这才能得了文思,将之记录下来。

  这块儿锦缎真真让俞蕴之移不开眼的地方并非是《钱塘记》的内容,而是和亲王一手极为狂放不羁的草书,字迹锋芒毕露,一笔一划看似随性,待毗连在一起,却仿佛将整篇游记都给带活了,好似钱塘景色浮于眼前一般。

  细致的指腹缓缓摩挲着薄薄一块儿锦缎,俞蕴之当真对这幅好字珍视不已。偏生碍于和亲王的身份,这幅字不可裱起挂在外头,毕竟俞蕴之乃是当朝太子妃,若是与亲王之间不清不楚,到底也并非什么好事儿。

  低叹一声,俞蕴之冲着辛夷开口吩咐一句:“去取来一檀木匣子,将这锦缎好生收起。”

  闻声,辛夷自然不敢怠慢,因着俞蕴之素喜调香,所以舒敬轩中盛放香料的匣子当真不少,此刻腾出一个用来装锦缎,也并无大碍。待辛夷取来巴掌大的紫檀木小匣时,俞蕴之仔细将锦缎折的四方四角,方才放入小匣之中,再由辛夷将匣子摆在红木缠枝莲花立柜上头,也算不得打眼儿。

  转眼间,又过了三月,虽说尚未入夏,但衣裳却都换的极薄,鲜艳的仿佛百花齐放一般。

  推算日子,俞蕴之大抵也是在这几日临盆,先前楚尧便已然派人将苏氏给接进了东宫之中,居于舒敬轩厢房之内。虽说住在厢房有些委屈,不过为了俞蕴之的安危,苏氏也不在意此点。

  此刻苏氏入了舒敬轩寝殿之中,俞蕴之则是躺在床榻之上,用了不少滋味儿鲜美的荔枝。荔枝在京城当真可以称得上是罕物儿了,前朝之时,便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说法,不过因着运河修建过后,走水路倒是要快上不少,运到京城的荔枝也便多了。

  抬手剥开荔枝粗粝的红壳儿,露出其间汗津津的雪白果肉,舌尖一扫,一颗荔枝便径直入了口,待到咽下荔枝吐了果核之后,俞蕴之方才开口问了一句。

  “母亲,您可准备好替身的娃儿了?”

  听得此言,苏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