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

  她俩都清楚,怀瑾的调离给了彼此一个虽不完美却有效的缓和,两党如今处于这样剑拔弩张的局面,若两个人继续住在一起,势必矛盾重重。

  何况,自己又怎能离开玄武呢?组织刚把一个据点交给自己,周碧青和徐根宝刚刚跟着自己开始他们的革命事业,在这个节点,又如何跟组织说自己想去渝陪?周、徐二人又该何去何从??

  后背传来一丝尖锐的痛,原来怀瑾一直无意识地紧抓着自己,指甲都快嵌进了自己的皮肉中去,痛在自己身上,却更加心疼起了怀瑾,她没有动弹,后背的痛可以舒缓心中的痛。

  “如果我俩都不在一起了,”怀瑾继续小声哀诉着,仿佛她一生的苦都要在这一刻倾倒出来,“如果我俩都不在一起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了,瑜儿,我可以不干涉你的事,只要每天早晨醒来时你还在身边,什么都可以……”她终于说不下去了,堙没在哭泣中。

  “怀瑾……”董知瑜这么唤了一声,自己想要什么呢?曾经提出过一次,曾经自己问她,可不可以一同去安平,那一次怀瑾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现下呢?她会改变主意吗?

  “怀瑾……”她咬着牙,那个问题却问不出口,她知道,怀瑾不知因着什么,正处于这辈子最脆弱的时刻,这不是平日里的怀瑾,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不亚于趁人之危。

  她们有多少条路可走呢?

  要么两人各自放弃事业,归隐田园,怀瑾曾不止一次这样询问过自己,可她却知道,事情不会这么容易。自己不愿意放弃革命事业先不说,单是怀瑾那边,她是军队的人,位高权重,掌握着无数重大机密,她这样的人,上面是宁可闲养着,也不会愿意放她去过自己的日子的。

  怀瑾应该清楚,自己的宿命中是没有“辞职”一词的。

  要么她被自己策反,身在国军,为安平做事。这简直是董知瑜的梦想,可梦就是梦,她明白怀瑾的为人,她可以公开投敌,却不会如此对待于她有恩的党国。

  将这一切都想明白后,仿佛只有两条路:两地相隔,各自为自己的阵营做事,或者自己转移到渝陪,继续过“同床异梦”的日子。

  她稍稍松开手臂,想去看看怀瑾的脸,即便是在这样的黑暗中,她还是想看一看。怀瑾却不放,反而将她拥得更紧了,仿佛这是她唯一能抓到的一样了。

  董知瑜心下一颤,她终于懂了,这个曾经或于疆场上砥柱中流、或于谍海中力挽狂澜的女人,正在失去那个让她充实而骄傲的事业,而自己,却是她唯一的慰藉了。

  她从未如此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