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准备中的并州军
李书实率军准备开拔前,又与曹操和刘协有过几次私密的恳谈,谈话的中心全都是围绕着那不断出现的非人,对于那些不明来由,也不知来自何方的家伙,若非曹操亲眼所见,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天底下竟然会出现人死却能复生的事情。(шщш.щuruo.舞若小說網首发)
不过,只要一想到复生后的灵魂要被奸邪之徒所操控,不论是曹孟德这样的雄心勃勃之辈,还是刘协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显然都打消了谋求的念头。
当然,私底下是否还会有别的想法李书实并不清楚,不过比起属于同类的活人,显然那些非人更加令人痛恨,尤其是那些家伙不给活人活路的举动在李书实加油添醋的宣传下,更加深入两个人内心,相信在一段时间内,就算有人撺掇他们两个和并州军决战,在身旁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恐怕也很难被说动。
当然,将期望完全放在别人身上显然不是并州军的风格,他们更崇尚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只不过唯一有些叹息的,却是那些云集于敖仓的商人。
随着袁曹大战的告一段落,虽然曹操依然不介意来自并州的粮草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但因为局面已经变得对曹操军有利起来,自然不可能再维持之前那个令所有商人心动的价格,甚至因为聚集的商人很多,出现了不少竞相压价的情况,反而让价格跌得更快。
尤其对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商户而言更是堪称晴天霹雳。
对于那些实力雄厚,或者背后站着某些擎天巨物的商会,他们会在衡量对方给出的价格和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后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此处继续他们的业务,哪怕遇到了惨烈的价格战,也可以将大部分的物资重新运回,又或者将品相比较好的那部分交给并州军运往关中前线。
可是对于那些小商户,这样二次运输的成本对于缺乏决断力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可是缺乏决断力的他们却又偏偏无法做出花费一笔很大的资金将物资运回的决定,于是便只能继续待在敖仓等待机会,看是否能够从那愈发惨烈的价格战中杀出一条血路。
可惜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火的某只黑皮黑心的矮子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手下并不缺智谋之士的他或许搞不懂整个商业体系的运作,但在某个局部的商业战斗中,而且还是敌我态势明确,己方又占据了极大优势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不打出一场辉煌的胜利呢。
至于和这些商人交恶会影响到以后的合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节操的一群人,曹操只需要按照兵法上的方法,通过对某些大商人私底下进行适当的利益交换,就能够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
不过,只要一想到复生后的灵魂要被奸邪之徒所操控,不论是曹孟德这样的雄心勃勃之辈,还是刘协这位九五之尊的皇帝,显然都打消了谋求的念头。
当然,私底下是否还会有别的想法李书实并不清楚,不过比起属于同类的活人,显然那些非人更加令人痛恨,尤其是那些家伙不给活人活路的举动在李书实加油添醋的宣传下,更加深入两个人内心,相信在一段时间内,就算有人撺掇他们两个和并州军决战,在身旁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恐怕也很难被说动。
当然,将期望完全放在别人身上显然不是并州军的风格,他们更崇尚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只不过唯一有些叹息的,却是那些云集于敖仓的商人。
随着袁曹大战的告一段落,虽然曹操依然不介意来自并州的粮草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入,但因为局面已经变得对曹操军有利起来,自然不可能再维持之前那个令所有商人心动的价格,甚至因为聚集的商人很多,出现了不少竞相压价的情况,反而让价格跌得更快。
尤其对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商户而言更是堪称晴天霹雳。
对于那些实力雄厚,或者背后站着某些擎天巨物的商会,他们会在衡量对方给出的价格和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后决定是否继续留在此处继续他们的业务,哪怕遇到了惨烈的价格战,也可以将大部分的物资重新运回,又或者将品相比较好的那部分交给并州军运往关中前线。
可是对于那些小商户,这样二次运输的成本对于缺乏决断力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可是缺乏决断力的他们却又偏偏无法做出花费一笔很大的资金将物资运回的决定,于是便只能继续待在敖仓等待机会,看是否能够从那愈发惨烈的价格战中杀出一条血路。
可惜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火的某只黑皮黑心的矮子可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手下并不缺智谋之士的他或许搞不懂整个商业体系的运作,但在某个局部的商业战斗中,而且还是敌我态势明确,己方又占据了极大优势的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不打出一场辉煌的胜利呢。
至于和这些商人交恶会影响到以后的合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节操的一群人,曹操只需要按照兵法上的方法,通过对某些大商人私底下进行适当的利益交换,就能够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