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不太一样的选择
��算太过遥远的敖仓,就算真的发生了什么也能够及时挽回,而且曹操为了取信于并州军,那里派驻的都是曹仁的嫡系人马,而这也意味着哪怕只是出现防线调动的情况,并州军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切断这条商业补给线,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当然,在如今官渡的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下,曹操想要翻脸大概也不容易,至少有着李书实这条通道,除了解决曹操一部分粮草方面的问题之外,还能输送一点高价战马这样的“违禁品”,虽然到目前为止不到千匹的数量,而且其中的半数以上还是曹纯利用职务之便定向交易给自家老哥的,可就算这样也足以令曹操大大送上一口气。

  毕竟另外能够弄到战马的渠道里,西凉乃至西域地区都已经无法指望,关中的战事已经让那里的商路彻底断绝,而绕道并朔无论是路程长短还是行动难易度而言都会大大增加那些商人的成本,所以很多商人听到关中大战的消息都将货物在敦煌到武威一带便处理掉,或许两三年后才能重新看到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大汉的境内。

  不过更加令曹操感到开心的,却是袁绍一方的战马供应更是不堪。

  随着李书实和他麾下控制的部落成为草原上最为强大的力量,就算那些与并州军关系并不密切的部落在这段时间内也对并州军表达出了足够的善意。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就算花费更大的价钱,想要在草原各部落的手上采购到战马资源就变得相当的困难。

  私底下十几二十匹的交易或许还有可能在掩人耳目的情况下交易成功。但即使是这样,如果被发现的话依然有可能遭遇到拓跋力微、耶力达等人率领的部落联军的联手绞杀。而没有了战马的补充,原本对曹操军还能略居于优势的袁绍军骑兵部队已经变得越来越缺乏冲击力。

  所以说和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完全不同的是,就算双方之间悠哉悠哉地互相消耗下去,最后输的那个人也不一定会是中原地区的那只黑皮矮子,而且袁绍还需要担心一旦并州军腾出手来。两面夹攻之下就算袁绍再如何自大也不认为自己有获胜的可能。

  嗯,最大的可能便是鹬蚌相争的袁曹两家被并州军这只渔翁一锅端。

  这可不是说笑的事情,毕竟换位思考的话,袁绍认为自己可能不会错过那么好的机会。

  毕竟,只要解决掉袁曹两家,先不说李书实的名望是否能够让他登上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至少放眼天下已经不可能再有能够与他一争高下的诸侯,就算李书实暂时停下脚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后。并州军统一天下的脚步也只有命运才能阻拦。

  大概也正是因为感觉到时间的紧迫,袁绍才会那么的焦躁,甚至将劝诫他的田丰一撸到底——或许休养生息个三五年后袁绍的力量的确会得到极大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