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不太一样的选择
�个还不知道会不会走路的袁买之外,剩下的三个在李书实看来最多也不过是中人之姿,或许这样的说法在这个时代而言都算得上是抬举他们。尤其是和他们的父亲袁绍,在和他们同辈之人的曹昂、曹丕,以及孙策和孙权相比,差了不知道多少条街。
可是李书实明明已经让情报部门将袁方的情报划归为重点注意,可是从实战看来这位这些年一直被袁绍刻意压制的庶长子显然比贾诩的存在感更低,以至于并州军里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显然不认为那个没有什么机会露脸的年轻人能够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
但是从随后送达到李书实这里的秘密情报看,袁方在那一战中的动作显然远超人们的想象。
而说起袁绍这边的动作,却也不得不提上一提这个位面那依旧僵持在了官渡的战争。
曹操这边没多少好说的。手下人才包括亲族在内,若非他的老爹曹嵩出面。只怕是要大半被李书实这边撬走。可就算有曹老爷子的面子,曹纯依旧在李书实这边兢兢业业,丝毫没有看出想要离开的可能——也不知道是这个年轻人真的忠义无双,还是某只萝莉魅力逆天。
虽然李书实的直觉是更倾向于后者,只不过果然这种问题还是不要多想比较好。
除了核心人员上的问题,曹操能够控制的地区同样无法给他和他的部队太多支持——徐州和青州的一部分需要防备来自南方江东。以及北方袁谭的威胁,虽然说前者在孙策死后,继任者孙权为了平定江东内部出现的各种不同声音而决定与曹操停战,并将目标重新放在了西边的杀父仇人刘表身上,但曹操依旧不能不防备来自江东可能的威胁。
尤其是庐江和九江两郡大半落入到江东手中。而孙权也没打算吐出来这些从曹操军手中抢来的地盘的情况下。
所以说徐州方面哪怕是能够为曹操这边提供一点粮草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变成一种奢望,不过因为臧霸很好的完成了牵制袁谭的工作,至少让曹操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侧翼会出什么问题,虽然这并没有达到曹操心目中的最高预期,可也至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兖州和豫州的情况同样并不能让曹操太过乐观,纵然同样实施了屯田的策略,但因为曹操在施行这项政策的时候所立下的条款多少有些苛刻,对于一般的流民而言或许为了生存还能够忍受,可是对于那些多少了解一点并州相关政策的流民感到十分不满。所以很多地方推行这项政策的效果实在是只能说差强人意。但对此曹操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李书实当年实施这项政策的时候有强大的汉帝国作为后盾,到了后来家底殷实之后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更是在某些方面给出了不错的优惠措施,甚至人口在战乱时期重要性的李书实为了开发那些因为战乱而变得萧条的土地和北方�
可是李书实明明已经让情报部门将袁方的情报划归为重点注意,可是从实战看来这位这些年一直被袁绍刻意压制的庶长子显然比贾诩的存在感更低,以至于并州军里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显然不认为那个没有什么机会露脸的年轻人能够对他们构成什么威胁。
但是从随后送达到李书实这里的秘密情报看,袁方在那一战中的动作显然远超人们的想象。
而说起袁绍这边的动作,却也不得不提上一提这个位面那依旧僵持在了官渡的战争。
曹操这边没多少好说的。手下人才包括亲族在内,若非他的老爹曹嵩出面。只怕是要大半被李书实这边撬走。可就算有曹老爷子的面子,曹纯依旧在李书实这边兢兢业业,丝毫没有看出想要离开的可能——也不知道是这个年轻人真的忠义无双,还是某只萝莉魅力逆天。
虽然李书实的直觉是更倾向于后者,只不过果然这种问题还是不要多想比较好。
除了核心人员上的问题,曹操能够控制的地区同样无法给他和他的部队太多支持——徐州和青州的一部分需要防备来自南方江东。以及北方袁谭的威胁,虽然说前者在孙策死后,继任者孙权为了平定江东内部出现的各种不同声音而决定与曹操停战,并将目标重新放在了西边的杀父仇人刘表身上,但曹操依旧不能不防备来自江东可能的威胁。
尤其是庐江和九江两郡大半落入到江东手中。而孙权也没打算吐出来这些从曹操军手中抢来的地盘的情况下。
所以说徐州方面哪怕是能够为曹操这边提供一点粮草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变成一种奢望,不过因为臧霸很好的完成了牵制袁谭的工作,至少让曹操不需要担心自己的侧翼会出什么问题,虽然这并没有达到曹操心目中的最高预期,可也至少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兖州和豫州的情况同样并不能让曹操太过乐观,纵然同样实施了屯田的策略,但因为曹操在施行这项政策的时候所立下的条款多少有些苛刻,对于一般的流民而言或许为了生存还能够忍受,可是对于那些多少了解一点并州相关政策的流民感到十分不满。所以很多地方推行这项政策的效果实在是只能说差强人意。但对此曹操也的确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李书实当年实施这项政策的时候有强大的汉帝国作为后盾,到了后来家底殷实之后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更是在某些方面给出了不错的优惠措施,甚至人口在战乱时期重要性的李书实为了开发那些因为战乱而变得萧条的土地和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