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残酷的现实

  他们那些有经验的父辈因为李郭之乱的缘故,大多都并不愿意轻易现身,李书实之前几年对于关中地区的“耕作”也让某些守旧的老一辈感到抵触,他们或许不会阻拦自己的儿孙出仕,毕竟若是不出仕只会令自己的家族遭到淘汰,但就自身而言他们对并州军是有抵触情绪的。

  正因为如此。若是没有阎忠、王泽这样有经验的人坐镇,恐怕这长安城内的情况早就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大体维持了一个比较平静的局面。

  不过阎忠也相信,那些优秀的年轻人经过这次战事的洗礼,将会成长为优秀的人才,今后不论在任何基层岗位上。都应该能做到游刃有余。

  就比如刚刚离去的那个年轻人,看起来除了容貌清秀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值得注意的地方,可是阎忠很清楚对方的身份并不一般,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是这长安的县令,更是因为对方是李书实的大舅哥,典韦的小舅子,甄家的三男甄尧。

  甄尧虽然被举为孝廉,而且还成为了这偌大的长安的县令,放在西汉那阵子可是相当显赫的官职。当然也是极为麻烦的职位,但在阎忠这样的老江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甄尧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步,事实上若不是因为那个年轻人头顶上有朱儁、王泽这样的大神镇着,恐怕早就要捅出各种各样的篓子来。

  只是因为他身份的缘故,不论是朱儁,还是王泽都不会为此而责备他什么,只是会默默为他将办砸的事情收拾好。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提点他几句。

  不过总算这个年轻人出了有着年轻人的种种缺点之外,至少还显得足够虚心好学。他之前的表现到底如何阎忠并不清楚。但至少在这段时间里,甄尧的努力可以说有目共睹,甚至让阎忠有种想要将他收为门徒用心指导的冲动。

  这当然只是冲动,毕竟比起他阎忠,李书实身边的那位女博士可是比他更有资格开馆授徒,说不定还会嫌弃他这个老家伙已经落伍跟不上这个时代。可即使是这样。阎忠也是相当用心在指导这位李书实的大舅哥,想来以甄家的影响力,这一战过后就算他阎忠的后代算不得有多么出息,但至少也可以吃喝不愁了吧。

  虽然总是在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可是做父母的又怎么可能真的放手不管呢。

  好吧,咱战斗的时候还有心情胡思乱想也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用力揉了揉眼睛,又给自己套上一记小补给,让身体勉强恢复了一点活力,阎忠又再一次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他需要去催促一下各种守城器械的制造速度,现在看来已经等不得那些工匠们的精工细作,比起那些能够使用几十年的东西,数量,哪怕质量差一些才是战争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