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渭河血原
�马,而是身边不断减少的士兵。

  不得不说,李蒙遇到了最为糟糕的情况——那些看起来很像是土偶的家伙几乎有着与土偶一样的特性,不但对刀剑这样的物理性攻击有着更强的防御力,而且攻击附带着某种特殊的力量,这种力量在身体内震荡,不但会引发身体的短暂麻痹。最重要的是会造成大脑的眩晕,使得士兵很快便丧失掉大部分的战斗力,尤其在突围的过程中。这简直可以直接判定死亡。

  而这样强悍的如同土偶一样的家伙,却偏偏有着人类的智慧——或许在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表现出的都是完美的集体协作和命令贯彻执行之类的能力,但偶尔也会有根据战局进行自主微调的表现,而这显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傀儡或者战斗直觉所能做到。

  当然,敌军的战斗方式同样令完全没有与之对敌的李蒙吃了不少的亏。

  那长度超过两丈的长矛对于现在的部队来说,已经越来越少人使用,因为随着骑兵这一兵种的不断成熟,长度如此之长的长矛虽然有着极好的正面防御和进攻能力,但是在机动灵活的骑兵面前却显得非常笨重。破绽太多。

  就算是那些骑马的士兵,手上的长兵刃也一般保持在一丈六到两丈之间。根据个人的身材和战马的高度决定具体的长度,再长的话不但挥舞起来会变得困难。混战中也会露出太多破绽。

  至于步兵要么手执刀盾或者剑盾组合,就算是用长枪的枪兵,长度也不过在一丈到一丈五之间,通常不会超过一丈三,为的就是在保证长枪优势的同时避免了过长的长度造成的行动笨拙的特点,让长枪兵可以适应更多的战场地形同时也具有更为灵活的行动能力。

  也只有在骑兵并不发达,战争主要是由步兵和车兵决定胜败的时代才会有如此长度的长枪被广泛应用——更长的长度有着更好的正面防御能力,对于强于正面冲击但灵活度并不优秀的战车和远程的弓弩都有着那个时代可以达到的比较好的防护效果。

  而在车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这样手执超长长枪的长枪步兵也同样逐渐走向消亡。

  可是就是这种几乎快要被淘汰的古老兵种,却在指挥者完美的指挥下给予李蒙所部以巨大的打击,那如同一面墙壁一般的枪阵在广阔的空间内或许无法与骑兵对抗,但是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又是守卫冲出营寨的要道,威力却变得空前巨大。

  可以说李蒙所部每前进一步,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那如林一般的长枪上,已经挂上了数十具勇猛的士兵奋勇向前的尸首。

  如果李蒙只有所部这区区五百人的话,今天他绝对是难以幸免,可他毕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