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夜半钟声急
  耿权是长安城守军中极为普通的一员。

  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有着就算被称为五十岁的老爷爷也不为过的面容,上面布满了沟壑和沧桑——在这个时代像他这样的并非特例,从少年时便开始不断与日晒和风沙为伴的生活让他很早便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而没有保养机会和能力的面孔便是那段艰苦岁月留下的注脚。相比起来,这些年的军旅生涯反而感觉要幸福不少。

  毕竟这长安城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是难以得到长时间的太平,可是对于他这样的小卒子来说,只要稍稍注意一点,却也比那些野战部队的士兵更容易保得性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对那些总是不太安分的年轻人说着诸如“在这个年代能活下去就已经是天幸,那些能闯出名堂的家伙哪一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运儿”,或者“你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人比我高,比我壮,也比我能打,可是他们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只剩下我这个看起来最为弱小的,因为爱惜自己,所以才活到现在”。

  年轻人对于这样的话总是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色。

  是啊,他的确是个会让年轻人尊重不起来的家伙,毕竟从军数载,到了现在竟然连一个伍长都没能混上,一直做着他的大头兵到现在,就好像军官们在考虑升迁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便将他漏掉,仿佛他本就应该待在现在的那个位置上,完全不需要考虑挪动。

  其实更加令人感到吃惊的,却是他哪怕如此贪生怕死,可是并没有成为执法队的刀下亡魂——刚才说过,长安这地界这些年总是未曾太平过。就算是负责守卫城门的城卫军和负责管理街市教坊的衙役都屡屡被牵扯到各方面的争斗中,战斗的惨烈程度或许比不得在野外厮杀的野战军,但论其数量来却绝对是犹有胜之。

  这么多场仗打下来。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却没有做哪怕一次逃兵,或者说那家伙成为逃兵的时候也大抵是部队完全崩溃。执法队自己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自然是管不得混在大部队中的某个人,或许这应该算是一种本事?

  当然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年轻人,自然对这份本事只是唾弃而不会仰慕。

  也只有那些彻彻底底,不了解他底细的新兵蛋子,才会认为他这样的老兵有些本事,希望从他这里学到些经验,甚至还让他骗来几顿酒菜。不过通常有着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大抵是有抱负的。所以在了解他是个有着什么本质的人后,纷纷咒骂离去,再也不愿意与他同行。

  或许是觉得与他这样毫无抱负的家伙同行是一种耻辱,又可能仅仅只是被骗后的恼羞成怒。

  总而言之,因为他比较矮壮,“树墩子”这样的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