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海军的畅想
�是如今有了这天降惊喜,就不由得他不生出某些原本不可能拥有的野心。

  到时候从其他大陆掠夺会足够多的贵金属和物产。那么对于中原的金融稳定也应该会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吧。

  也正是因为如上的原因,或许作为外行人李书实的想法有着很多的错误。比如明代的福船其实已经有了相当优秀的船型,只不过因为承担的任务不同。所以没能有机会进行远洋航行,但在南中国海的航行已经证明其在深海区同样有着相当优秀的性能。

  可是李书实依然认为自己的海军港口基地需要一座深水良港。最好还是一座冬天很少会被冰封的天然良港。

  而最为重要的是,他的港口不能因为从黄土高原经河水到达海岸的泥沙逐渐堆积而不得不隔个几十年便有可能要早到废弃,或者说就算不被废弃,也无法停靠吃水更深的大型船。

  单从这一点来说,作为现如今北方非常繁忙的泉州港是被李书实第一个抛弃的地方。

  在没有大型挖掘设备的古代,处于河口下游的番汗和带方等地虽说基本上没有黄土高原这个填海造地能力天下无敌的因素影响,可是作为一个外行人,李书实依旧担心自己的军港会因为这些大江大河的缘故而造成什么损失。

  无论是因为历史的因素还是现实的考量,李书实都认为沓氏是他现如今唯一合适的选择。

  只是当他兴冲冲跑过来的时候,却发现事情似乎与他预想中的,稍稍有那么一点细微的差别。

  “管承这一次的工作做得很不到位啊,竟然到现在都没能将全部事情解决干净。”

  “现在还敢生活在海这边的人,要么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留在北方。要么本身便是悍勇之辈,不是轻易靠武力威胁就能够动摇的人。”

  “我们又不是真的要将他们完全驱赶离开,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将那里让给我们而已。”

  “可是那里也是天然的避风良港。不论是渔船还是商户都将那里视作是不能被放弃的港湾,甚至附近的人都在谣传说‘只要放弃那里以后出海必然会遭遇风暴’。”

  管承所相中的地方是位于沓氏最南端的一个港湾。附近近乎三面环山,只有东南面毗邻平静的海水。而真正让这里成为天然良港的,是出海口的地方正好有两山对峙,之间的距离不过300米,而在这其中可供船只通过的航道也不过90余米——这是钢铁时代那些大型军舰通过时的参考数据,放在现在对于那些吃水浅的小型船舶来说,或许可以适度放宽,但航道外的礁石依然令出入这里的船舶若没有熟悉附近水况的人指引。同样有着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