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我们重新唱起那首歌
��这一切研究明白却并不容易。

  其实这种能够将鲜卑步兵压制的方法本就是管宁和他身边的人偶然之中的发现,在战争紧急的情况下也没有时间去做什么研究,反正只要能够带给敌人足够的伤害就好,至于具体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或许他们隐隐约约能够有所体会。但却也无法准确表达出来。

  这大概也是一些民间艺人和匠人的特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拥有很高超的技术。但很多时候都是靠着经验和虚无缥缈的感觉,至于原理如何显然不是他们愿意和能够考虑的。

  只可惜这样一来可苦了这一屋子的人。只能自己根据张顺的介绍去摸索,纵然张顺将自己的感觉原原本本告知给了大家,可是是否真的能够起什么作用谁都不敢绝对保证。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

  “之前子敬所言我等还只不过是将信将疑,将其当做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可能,不过如今看来恐怕是确有其事,而且可能类似的范例不止一起,只不过除了那些能够给人印象深刻的家伙,士兵们也不可能将每一个曾经有过交手的敌人的各种特征一一记下。而且还有可能有过类似经验的士兵不幸战死,同样没有能够留下相关的信息。子敬,顺着张顺提供的线索,继续调查下去,其中重点方向便是战士们对敌时的心态问题,如果有人感觉当时自己心情复杂也不要放过,将所有可能的心情都列出来,最后放到一起统计,总会有什么蛛丝马迹。”

  “臣领命。”

  “譬如屈辱死,斩头何所伤。譬如屈辱死。斩头何所伤……当真是一股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啊。”

  鲁肃尚未离去,沮授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脸上更是满脸唏嘘。

  这首《需向辽东赴死歌》可以说是管宁门下必然会的一首应该已经可以归为战歌一样的东西。刚才张顺更是应大家的要求复述了数次,每一次都让人听得是心潮澎湃,尤其是如沮授这样的聪明人更是早已将之牢牢记在大脑之中。

  一方面是这首短歌的确是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结合着张顺所描绘的那一番惊醒动魄更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其二嘛,却也是因为沮授觉得比起从那些虚无缥缈的感觉上去寻找,倒不如研究研究这首在最初时分激发了管宁门下甚至辽东军民的作品。

  毕竟是文臣嘛,总还是希望激发那种神奇力量的方式是靠着这令人激昂的文字。

  “只是若由我们的兵士来唱这首曲子,没有触景生情的感觉,实在是难以模拟出辽东军当日当时的心境。这效果实在是不太好说,倒还不如创作一支属于我们并州军的曲子……但是却又不知道是不是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这委实是一件令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