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1
�能的人才,经微臣多日观察,极其适合进入巫族当细作。陛下,可要传召前来一观?”

  他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也未换朝服,像极了偶得人才便迫不及待进宫。

  当真忠心耿耿!

  岂料皇帝却道:“不必了。”

  谢十七郎微怔。

  只听皇帝又道:“寡人已寻得良才,爱卿所寻之人暂且留着,待有用之时寡人自会传召。”

  谢十七郎委实没想到皇帝竟然在这么短暂的日子里找到一个能窥测天意之能的人,先前寻了那么多年,半个影子都没见着,如今竟接二连三地出现……

  此时,皇帝又道:“至于施氏,你不必送来。寡人知道是你的宠姬,让你送来,也的确为难你了。如今正好得了新人,皆大欢喜。”

  谢十七郎不由问:“不知陛下所寻的良才是何人?”

  皇帝淡道:“时机成熟你能见到,爱卿风尘仆仆刚回燕阳,回去歇息吧。”皇帝又重新拾起奏折,朱砂批示。谢十七郎见状,只好起身告退。

  片刻后,皇帝搁下奏折,淡道:“出来吧。”

  只听帘后传来一道轻柔的女声,不多时,一抹淡紫人影缓步走出,跪在皇帝面前,徐徐行礼,只听她说道:“民女多谢陛下。”

  她缓缓抬头。

  只见入鬓长眉之下是一双黑瞳大眼,里头似有华光流转,正是比谢十七郎先一步入燕阳的施瑶。

  皇帝仔细打量施瑶,眯眼道:“你便是当年的施家幼女?”

  施瑶朗声应道:“民女正是。”

  燕阳施家三姝之名,皇帝自然听过。

  不曾想到当初的施家幼女如今已亭亭玉立,站在殿堂之上,不卑不亢,有其祖父遗风。其实说起施家,当今皇帝也头疼。当年他登基之初,政权不稳,多得有谢氏一族与施家相辅助,才开创大晋有史以来的盛世。

  他对施家亦是不薄,未料到施政的儿子竟狼子野心,想要谋反。念及当初施政的功劳,他才没处死他的儿子,本该为奴为婢的施家人也一并发往边疆,好歹不用受家人分离之苦。

  如今再见到施瑶,皇帝隐隐觉得自己见到了当年的施政,也是如此不卑不亢,抑扬顿挫地说:“臣愿追随殿下,此生不悔。”施政也确实做到了,他为安稳大123言情山,不辞辛苦,离开人世时不到四十。因此,他格外优待施家,尽管施家后代平庸无能。

  施瑶只觉皇帝眼神飘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