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家(捉虫)
  这位神秘的,不怎么招董婉待见的老板,居然还很神通广大,很快就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箱子英国的原文资料,风土人情介绍之类,应有尽有。

  就这些东西,价值真不算低,没点儿人脉也弄不回来。

  董婉考虑了好久,还是觉得要是这会儿说不要,有点儿不大正常,于是就接了,只是钱还是要给。

  那店老板也没不收她的钱。

  好像这一家店满缺钱的。

  董婉一开始还觉得,也许这家书店很快就消失了,毕竟,他们干得那些事儿,简直完全说不上隐秘,董婉自己是个外行人,但光凭借后世读那些间谍,密探之类的小说,就觉得这个联络点简直外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清廷一时半会儿发现不了,纯粹是因为清廷本身对于这个也烂得要命。

  当年雍正皇帝不是还有个传说中的粘杆处么?当年清朝对明朝的渗透,可是不老少,汉奸一大堆来着,估计要是有人想统计一下,都要头痛死。

  董婉胡思乱想地嘲弄了下清廷,叹了口气,还是得承认,她那所谓的,不接受就不自然之类,都是借口,谁会见天盯着她一个写书的?

  至于真实原因……到也没有多少具体的。

  一来,是她很想要这些资料,二来,她从私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佩服那些有理想的年轻人,并不想特别刻意地与这些人疏远。

  他们此时很年轻,很幼稚,思想不成熟,轻易被煽动,可能被利用,可能做出的牺牲,对这个社会毫无价值,可董婉还是有些佩服,以前在二十一世纪,坐在电脑前面,在网络上她可以和很多人一样,自然而然地说出一大堆这个时代的革命者的幼稚之处,但真正来到这里,这个大时代,面对这个漆黑的,看不到一点儿光明的世界,看不见接下来国家的前进方向,看不到未来,道路晦暗不明,但凡能摆脱麻木,肯站出来反抗,哪怕他们不成熟,也不得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董婉想,若是她不是后世人,她不是已经提前了解一切,她也许和这些人一样。

  其实,她本性中也有一种鲁莽和冲动,当初在二十一世纪用炸药炸毁一切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冲动行事?

  搜集齐了资料,董婉窝在书房,开始列大纲。

  她列大纲的时候,甚至带着那么一丝丝朝圣的心态。

  没办法,即便她是中国人,好像不应该对一本英国的推理小说有怎么深刻的感情,她要推崇,还不如推崇西游记,推崇三国演义,可那是福尔摩斯啊!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