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0
而且,自家大哥还道董先生有捷才,写文章的速度特别快。
“我读过先生的‘致橡树’,真是好……文章,这样的篇幅正适合我们时粹报的专栏,先生,请您一定帮忙。”
宋生苦着脸,“我在东家面前立下军令状了,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宣传,大家都忙了这么久,很是重视,要是这事儿做不好,报社的大家,包括东家在内,肯定都会生气,我以后可还怎么继续做下去。”
董婉一听就明白,宋编辑他弟弟大概是年轻气盛,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也许其中还有点儿别的什么事儿,或许是和同事们有竞争关系?毕竟他这么年轻,阅历大概也不高就当主编,反对的人一定不少。
这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件,对他很重要。
既然是宋编辑的弟弟,那就是自己人,董婉皱眉想了想,先拿了份时粹报读了几篇,不觉失笑。
报纸上的文章还真有点儿千篇一律,文字里充斥了愤懑和迷惘,确实很有激、情,年轻人读来代入感应该挺强的。
董婉琢磨了琢磨,这种篇幅,写一些杂文可以,她能想出很多像匕首,像剑,能在这个时代广为流传,能让很多文人读了有椎心之痛的文章,只是,那些最好换一个身份再写。
她不是胆小,只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规避危险。
董婉沉吟片刻,忽然想到一个挺巧妙的主意——不如写一点心灵鸡汤类的文章?
说实话,在后世心灵鸡汤泛滥之后,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反而‘反心灵鸡汤’盛行,董婉还是比较喜欢读那些‘反’的段子,刺激性更强,读起来也更容易会心一笑。
不过,在眼下这样到处都是悲伤绝望的时代,写点儿治愈的,正能量的小故事,好像也很不错。
心灵鸡汤类的文章能长盛不衰,必然有它的意义。
话虽如此,董婉也没把话给说满,毕竟,现在那些‘鸡汤’,放在这个时代,很大一部分都是无病□□,不可取,还要根据时代特色修改修改,这是个技术活,在她眼中比写小说都难,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写好。
“好吧,我试试,明天给你篇稿子看看,你今天也再尝试找找别的大家,万一要是我的稿子不能用,好歹还有后路。”
…………
“快,快,这是今天的报纸,必须在天亮之前送到客人家里,赚的小费你们自己收着。”大愣子替一群小家伙整理了下背包带,送他们出门。
“阿六的妹子病了,今天你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