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吹捧
还是等过些时候,她进了女学教书,有了立身之本,再被人翻出来比较合适。

  这两天干脆就别出门了。

  一连两日,好几家报纸的头条新闻都是中国女学生的少年中国!把董婉当时在茶楼里演讲的情形,描述的十分详细,而且也没有说的特别夸张,这个时代的文人们笔力还是相当可以的,反正董婉自己读了报道,都觉得理智又提气。

  一开始董婉还稍微有些不安,后来到盼着多报道几次,主要是系统太给力了,影响力疯涨,很快竟然过了五十万,眼瞅着百万之数也就在眼前。

  这么长下去,怕是不工作,只抽奖,哪怕老抽到银钱,她这日子也能过得逍遥。

  只是董婉心里有数,无论什么事情,影响力也不会一直持续,最多过个十天半月,人们就又去关注新的东西,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又怎么会缺少新闻?她还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接着写自己的小说吧。

  一连数日,董婉窝在书房里写大纲。

  京师大学堂那边,却已经正式把《开眼看世界》一书印刷完成,开始全国发售。

  因为这本书被定为京师大学堂商务科的辅助教材,先买的都是想考,或者推荐入学的学生们,而且还个个属于大户人家,官宦人家里,对洋务比较关注的人群,这些人一读这本书,便不觉入了迷。

  其实还得说,董婉这本书的质量绝对不算差,更重要的确实这是孙大人推荐的,还有就是,这个时代大家对介绍西方的书特别渴求,偏偏写的人还不多,真正了解西方知识的人也不多,天时地利人和,这本书就脱颖而出。

  一时间,董卿被好些人吹捧,就连那日在京师大学堂看见董婉讲课的人,说董卿其实是个女孩子,而且还很年轻,都没多少人相信。

  毕竟,就算是编著这样的书,那也得有相当的眼力和知识才做得到,虽然文是白话文,看起来也通俗易懂,就是普通的,不太了解这方面知识的读书人,看起来也并不太费力气,但这本书也不是一般的通俗读物,完全可以当课本用的。

  就连京师大学堂本身用的商务科教材,都比不上这个好用,那些教习,都翻看这本书写自己的教案。

  能编出这样一部著作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女孩子!

  后来连孙大人都开了口,大家也只好相信,只是后遗症也挺严重的,不少纨绔公子都到处找董卿的住址,想玩一出才子佳人的戏码。幸好孙大人不可能把董婉的底细告诉他们,当初董婉也没留下真正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想满京城找一个笔名是董卿的女孩子,那可不太容易。

  这�